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表示,中國經濟趨穩的因素不斷積累,「L」型增長有望進入下半程。 新華社
【香港商報网訊】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昨日起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多位全球知名專家學者齊聚,為當前世界經濟「脈象」問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張濤在會上表示,世界經濟增長正呈現積極樂觀迹象,新興市場依然是重要增長引擎,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70%,尤其是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將繼續引領全球經濟穩健前行。
注重創新與資源有效配置
去年8月,張濤正式接替朱民出任IMF副總裁,這是他第一次亮相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他指出,全球經濟復蘇動力增強,IMF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3.4%,明年增長3.6%。如在美國,一些財政刺激手段已經準備就緒,歐洲經濟增速雖緩慢,但也呈現持續復蘇象。「不過我們也面臨一系列比較重大的挑戰,眼前的挑戰就是金融環境大幅度收緊,特別是美聯儲加息後的前景。」全球政治局勢的變化以及經濟一體化進程受阻,也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影響。
「支撐全球經濟增長的力量,關鍵來自創新和資源有效配置。」張濤說,全球各經濟體需要加強合作,引領全球經濟發展進入下一階段,並實現更包容、更均衡的發展,特別是中國經濟的轉型發展,如果中國成功轉向可持續發展路徑,不僅對中國,對全世界都是有益的。
經合組織幕僚長、G20協調人拉莫斯回憶說,過去14年裏每次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與會者都會談到世界經濟面臨嚴峻挑戰,然而,中國依然將充當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保持開放「非常重要」。
保護主義增復蘇不確定性
而在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看來,考慮到主要經濟體指標有不同程度改善,大宗商品市場逐步回暖,持續多年的通縮風險有所緩解,國債收益率亦逆勢上揚,世界經濟已曙光初露。王一鳴表示,站在這一節點上,如果各國關起門來搞保護主義,那會陷世界經濟復蘇於更大不確定性之中;如果順勢而為,打造全球化「升級版」,那將為全球經濟開闢更加光明的未來。
中國經濟L型增長進下半程
王一鳴還稱,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出現一系列積極變化,經濟增速趨穩,就業增長超出預期,製造業、民間投資等市場力量主導的內生性指標觸底回升,表明經濟趨穩的因素不斷積累,「L」型增長有望進入下半程。「過去幾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都在30%以上。」中國經濟發展已經深度融入全球化進程,中國經濟轉型將有效減緩世界經濟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