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華
第五屆大地獎金獎瓷板畫《晴嵐曉色》
中國瓷器發展悠久,廣東省潮州市作為「中國瓷都」,其瓷器的發展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唐宋時期,從古至今是中國瓷器的主要產地和出口地。在潮州,有一位陶瓷畫大師——李劍華,他在中國古陶瓷技法上加上西方油畫的潑墨潑彩技藝,真正地做到中西方的完美結合,他創造出一種以既有東方美學為底蘊,又有西方審美情趣的瓷板畫新圖式,為陶瓷藝術界帶來一股清新之風。香港商報記者 肖輝哲
李劍華,1977年生,高級工藝美術師,廣東省陶瓷藝術大師,廣東省美術協會理事,廣東省工藝美術師。潮州市傳統工藝研究會研究員兼工藝美術講師。他率先應用創新古典主義油畫技法風格結合中國千年的陶瓷文化,經過十多年來潜心研究,克服了陶瓷色釉經過高溫燒烤會産生窑變導致色彩變化的難題,繪畫出色彩亮麗層次豐富的陶瓷藝術品。陶瓷畫因爲釉面光滑色澤細膩,不懼潮濕發黴,且色彩經過火的高溫考驗,而永不褪色的獨特優勢。這一創新繪畫技法,深受收藏界所鍾愛。更喜得業界認可同行競先學習,得以推廣應用,帶動行業中西結合流行風略盡綿薄之力。
掙脫傳統繪畫體系束縛
景德鎮的陶瓷藝術品具備極高的收藏價值,一方面景德鎮發展歷史的悠久,一代代的匠人大師不斷的創新發展陶瓷技藝,推陳出新;另一方面是景德鎮的瓷窯自古以來便是官窯,從胚胎的出窯到成品的出窯都經歷過層層的把控,不留一絲瑕疵。
潮州瓷器在近幾年才開始走進收藏界,被廣大群眾認可認知的原因是人們的思維被固定,固定為潮州瓷器主出產日用瓷器以及陳設瓷器,都是大規模使用模器製成,不具備收藏的價值。但事實卻往往不是,潮州瓷器使用模器製成只是因為產自潮州市郊的飛天燕瓷土礦與其它泥料不同,黏性不同,需要配合一定的模器才能成形,潮州瓷器最大的特點就是泥料的潔白無瑕,器物具有簡潔典雅之美。
筆者在與中國瓷都陳列館黃館長閒聊中,得知在潮州有一對憑著創新技藝在陶瓷界闖出一片新天地的瓷版畫大師,這就是李劍華、李淑敏伉儷。正月底,記者來到李劍華藝術工作室採訪,一進門,就被《晴嵐曉色》這幅長3.2米,寬1.4米的山水瓷板畫所吸引,這是他花了近兩年的時間,構思,一筆一劃畫出來,再入窯燒製而成。作品掙脫了傳統審美繪畫體系束縛,體現了春山滴翠,秋山吐豔之神韻,其筆勢豪放,墨如潑出,氣勢奔放,滿幅流雲飛泉,金碧斑斕,展現了潑墨潑彩陶瓷山水畫的魅力。
中西結合 自成風格
李劍華是學油畫的,多年前就嘗試把西洋油畫色彩表現方法運用到陶瓷作畫上。大家都知道,在陶瓷上畫畫,要比在宣紙上畫難得多,傳統陶瓷山水畫是以線條為主,特別是寫意陶瓷畫,雖說筆墨暢肆,墨分五色勾勒出山水情境,但是面對五彩斑斕的自然山川,其表現力不足已是不爭的事實。張大千、劉海粟等前輩大師在中國畫山水中的色彩探索創造,激發了他們夫婦的創新慾望。經過無數次摸索實踐,李劍華終於能把油畫、國畫技法熟練地融入到瓷版畫創作中,中西結合,自成風格。
東方美學兼西方審美情趣
李劍華的瓷板畫作品,特別是用中西結合技法繪製的山水作品,用國畫靈山秀水構圖,結合油畫繪畫技法,應用油性陶瓷色釉在陶瓷白胎上繪製瓷畫,油畫寫實技法繪畫山水近景細膩部分,潑墨潑彩創作手法表現畫面煙雲上,層次豐富,立體感強;將潑墨潑彩筆法與陶瓷色釉相結合,保留著具象結構,又含有強烈的抽象意味;畫面既有唯美的色彩,又有鮮活的筆墨神韻,互為交融,以色助墨韻,以釉顯色輝。
李劍華還把中西技法用在人物瓷版畫上,運用油畫寫實技法繪畫人物面部,體現了人物面部表情神韻,使人物栩栩如生,服飾背景部分則採用寫實技法和油畫肌理效果相結合,取國畫之精髓巧妙的融入到作品中,創造出一種以既有東方美學為底蘊,又有西方審美情趣的瓷板畫新圖式。功夫不負有心人,李劍華作品屢獲國獎、省獎,在深圳文博會等各種展覽會上頻獲金獎,還登上國家郵政部門的的專業郵票和明信片,成了「國家名片」。廣東省陶瓷協會名譽會長陳衡給予了高度評價:李劍華的瓷板畫作品,既繼承傳統,又創時代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