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3月25日,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在海南博鰲隆重舉行,再次吸引全球的目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開幕式致賀信。
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以“直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未來”為主題,體現了國際社會特別是亞洲國家對經濟全球化問題的關注。
當前,逆全球化暗流涌動,國際形勢發生深刻變化。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習近平主席緊扣時代命題,提出中國主張,貢獻中國智慧,為應對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推動人類社會走向繁榮和進步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在賀信中強調:“希望與會嘉賓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為解決世界和區域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貢獻智慧,共同推動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的經濟全球化進程。”
亞洲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離不開亞洲。亞洲國家幾十年來快速發展的歷程,就是不斷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三次出席博鰲論壇貢獻中國智慧
亞洲是當今世界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也是經濟全球化強有力的參與者和巨大的受益者。
對于經濟全球化,習近平主席曾在國際場合做過多次重要論述。他提出,要主動作為、適度管理,讓經濟全球化的正面效應更多釋放出來,實現經濟全球化進程再平衡;要順應大勢、結合國情,正確選擇融入經濟全球化的路徑和節奏;要講求效率、注重公平,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
習近平指出:“博鰲亞洲論壇成立16年以來,立足亞洲,面向世界,在凝聚亞洲共識、推動亞洲合作、提升亞洲影響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習近平主席一直很關注博鰲亞洲論壇,在此之前曾三次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梳理他的論述可知,其關于亞洲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張也是一以貫之的。
2010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出席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并發表了題為《攜手推進亞洲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主旨演講。他強調,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潮流。他建議亞洲各國要堅持凝聚共識,加強團結合作,在實踐中走出一條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以造福亞洲、造福世界。
“中國將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愿通過協商妥善解決同有關國家的經貿分歧,積極推動建立均衡、共贏、關注發展的多邊經貿體制”。2013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作為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發表了題為《共同創造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他指出:“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應該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正確方向,堅持同舟共濟,推動亞洲和世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2015年,習近平再次以國家主席的身份出席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并發表了題為《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的主旨演講。他指出,亞洲是世界的亞洲。亞洲要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必須在世界前進的步伐中前進、在世界發展的潮流中發展。習近平主席的三次博鰲亞洲論壇行,活動內容豐富而精彩,處處展現出大國的風采。
博鰲論壇已成為中國外交的又一重要平臺
“我們要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對外工作理念,使我國對外工作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2014年11月29日,習近平出席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博鰲論壇年會已成為中國外交的又一重要平臺。
博鰲亞洲論壇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國家領導人與會。今年,包括6個國家的領導人、82位國際組織高官和相關國家部長級官員在內的1800多名代表聚首博鰲。而在2015年習近平主席出席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出席論壇或隨同領導人到會的各國部長級官員超過80位。時任亞美尼亞總統薩爾基相、奧地利總統菲舍爾、印尼總統佐科、尼泊爾總統亞達夫、斯里蘭卡總統西里塞納、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贊比亞總統倫古、澳大利亞總督科斯格羅夫、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荷蘭首相呂特、卡塔爾首相阿卜杜拉、瑞典首相勒文、俄羅斯第一副總理舒瓦洛夫、泰國副總理兼外長塔納薩等外國領導人均應邀來華出席年會。“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要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主席再次發出中國愿同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明確信號。
2013年秋天,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合作發展、造福人民。3年多來,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加強互聯互通、產業合作、金融支持,一批重大項目建設落地,帶動了經濟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改善了民生福祉,獲得了初期收獲。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53個國家的直接投資達145.3億美元,中國企業與61個相關國家新簽的合同總額達到1260.3億美元。
此外,2013年10月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雅加達同印度尼西亞總統蘇西洛舉行會談時,習近平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促進本地區互聯互通建設和經濟一體化進程,向包括東盟國家在內的本地區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新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將同域外現有多邊開發銀行合作,相互補充,共同促進亞洲經濟持續穩定發展。自2016年1月16日啟動以來,亞投行目前共有57個簽署國,并累計發放17.3億美元的貸款以支持7個國家(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塔吉克斯坦、印度尼西亞、緬甸、阿塞拜疆和阿曼)的9個基礎設施項目。
據了解,未來5年,中國進口總額將達到8萬億美元,利用外資總額將達到6000億美元,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7500億美元,出境旅游將達到7億人次。這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契機。
中國理念正深刻影響世界
2017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以“直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未來”為主題,契合當前形勢,呼應各方關切,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
過去一年,以民粹主義、保護主義等形式現身的“逆全球化”思潮引起廣泛關注。全球化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山洞”還是“潘多拉的盒子”?關鍵時刻,習近平主席在今年年初瑞士達沃斯闡明了“中國見解”:
——把困擾世界的問題簡單歸咎于經濟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實,也無助于問題解決。
——經濟全球化確實帶來了新問題,但我們不能就此把經濟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消解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讓它更好惠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
——想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產品流、產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
在發展和變革的歷史大潮中如何牢牢把握世界大勢,順應時代潮流,習近平主席在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就提出了,即共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邁向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各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各國體量有大小、國力有強弱、發展有先后,但都是國際社會平等一員,都有平等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的權利。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國共同商量來辦。
——邁向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要摒棄零和游戲、你輸我贏的舊思維,樹立雙贏、共贏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兼顧他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
——邁向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實現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實現脫離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沒有建立在其他國家不安全基礎上的安全。我們要摒棄冷戰思維,創新安全理念,努力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
——邁向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鑒。今天的亞洲,多樣性的特點仍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匯聚交融,共同組成多彩多姿的亞洲大家庭。
習近平主席指出:“人類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這句話深刻表明,經濟全球化的利益不應由部分國家享有,而應由世界各國共享;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不應是部分國家的獨角戲,而應是世界各國的協奏曲。以“普惠”“共贏”為內核的“中國理念”激起世人對全球化的新期待。(林孔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