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75

為什么是林鄭月娥, 當選香港首位女特首

2017-03-27
来源:微信公號“人民日報政文”

林鄭月娥

  2017年3月26日,香港,灣仔,會展中心。中午13時18分,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投票、計票,選舉主任正式公布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點票結果,勝出者名叫林鄭月娥,有效得票777張,超過選舉條例規定的600張有效選票。

  即刻,會展現場所有的攝像機、相機都對準了一個一身素裝的女人,閃光燈競相亮了起來,相機聲響成一片。

  林鄭月娥向現場人們鞠躬致意,與其他兩名參選人握手,與家人深情相擁。

  此時,她已當選香港新一屆特首人選,等待中央人民政府的任命,準備帶領730萬香港居民開始新一個五年的征程。

  此刻,林鄭月娥如紫荊花般端放。

  36年公仆生涯,她用行動為自己畫像

  葳蕤紫荊花,輝映非一朝。

  林鄭月娥,現年59歲,1980年加入政府政務職系,36年公務員生涯,歷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社會福利署長、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發展局長等職,2012年7月出任政務司長,2016年7月獲頒授大紫荊勛章。

  作為一名政治人物,林鄭月娥的形象透徹、清晰,解讀她并不困難。用香港社會的評價來說,只需兩個粵語詞匯便足以概括:“硬凈”和“好打得”。一個指的是她夠堅強、有原則,一個指的是她敢擔當、能任事。

  這一“刻板印象”,絕非空穴來風,林鄭月娥亦非浪得虛名。翻開她的從政履歷,了解她的政治生涯,她帶給世人的觀感,鮮明而純粹。

  在她擔任特區政府多個部門主官的崗位上,在處理政制發展、地政規劃、房屋建設、社會福利、內地事務等多個重要領域的重大事件中,我們都能從中找尋事例,發現那個始終如一的林鄭月娥。

  2007年7月,她開始執掌香港特區發展局,而這個局一項繞不開的工作便是“拆”字。一個公認的“硬骨頭”,在她履新伊始推到了面前:皇后碼頭拆遷事件。

  拆遷皇后碼頭,是香港特區政府中區填海工程的項目。當時,香港部分民間團體認為拆遷將摧毀香港人的集體記憶,并在政府許諾會覓地重建的情況下,組織策劃了一連串論壇、靜坐和絕食活動。其后,還引發了警民沖突。

  “如果這次對話是要政府或我本人承諾‘不遷不拆’皇后碼頭,才可以進行的話,對不起,我做不到。”面對示威的激進人士,林鄭月娥的表態直截了當、擲地有聲。

  關于那天林鄭月娥前去處理的情形,媒體這樣報道:她穿著T恤衫,只身前往皇后碼頭,在示威人群之中,坦率耐心,從容不迫,反反復復地向大家解釋皇后碼頭清拆的合法性以及工程延誤的嚴重后果。

  堅持原則不退步,真誠溝通不糊弄,皇后碼頭拆遷難題最終得以解決。

  林鄭月娥曾經感慨發展局局長五年任上的心得:“一定要走進群眾,解釋我們的政策,聽取他們的聲音,民眾有質疑聲音時,我都盡量尋求面對面直接談話的方式解決問題,讓民眾覺得‘哎呀,政府還是愿意聽我們的聲音’”。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一個政治人物是否忠于職責,還要看關鍵時候的擔當。

  經歷百年漂泊,香港回歸祖國。得益于基本法的保障,香港真正開始了民主化的進程,從殖民統治邁向“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前所未有的民主權利讓香港居民嘗到了“當家作主”的滋味,政治熱情大為提升。在中央的大力推動下,香港的政治體制改革邁出行穩致遠的步伐,“一國兩制”在實踐中鏗鏘前行。

  林鄭月娥參與、見證了這一變化。她投身其中、全心付出,在最前線、在最艱難時、最風高浪急處,以堅定和果敢,以盡責和務實,守護著“一國兩制”。

  2015年,林鄭月娥擔任香港政改方案三人小組成員。20多個月里,她堅持依法辦事、尋求共識,承擔了巨大的壓力,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她在推行政改方案時的一番話言猶在耳:“我相信,真正的政治,應該是為社會謀取最大的長遠和整體福祉。如果大家能‘心存大我’,為著實現普選的目標,大家多走一步,嘗試化解分歧,甚至放下一些原有的堅持,共識并不是遙不可及的。”

  盡管政改方案由于反對派的阻擾未獲通過,導致香港特首選舉辦法原地踏步,但林鄭月娥在其間表現出的擔當、能力和情懷至今讓人難忘。

  2014年,香港發生非法“占中”事件。79天里,中環陷入混亂與無序,一個國際大都市的中心地帶癱瘓。作為政務司長的林鄭月娥率領政府官員,直面占中人士,與反對派大佬及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代表就政制發展進行對話,直言不諱地批評“占中”名為爭取民主,實為亂港之舉。

  “將市民福祉做對話籌碼,不符合公眾利益,不符合現實需要,不符合政治倫理,以占‘中’威迫我們接受其方案,不會達到目的”。她強調:“違法‘占中’發生以來,香港的心臟地帶中環再也看不到往日的車水馬龍,聽不到熟悉的有軌電車的‘叮叮聲’。‘占中’不但給市民日常生活‘添堵’,更嚴重損害香港的法治精神。”

  堅守底線不退讓,慷慨陳詞言大義。非法“占中”最終以失敗收場。此役,林鄭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這幾年在香港政治風云中,林鄭直面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以及務實干練的做派,也深入人心。

  林鄭月娥2015年11月在立法會就公共屋邨食水含鉛超標事件的發言,道出了她自己的政治品格:

  “主席,我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我剛才的一番說話又會被扭曲、被抹黑,引來人身攻擊,但是應該講的說話就應該講,前人說‘人到無求品自高’,今日我說‘官到無求膽自大’。我有膽指出今次鉛水事件很早發生的時候,我已經有膽承認我們的制度是有不足、不善之處,我亦努力督促所有部門要做跟進、善后的工作;我有膽指出今次事件被政治化這個現象;我有膽冒著被批評護短的風險,為我們盡心盡力的公務員討回公道。”

  “草有不可偃,木有不可雕;人心非秋蓬,安得隨風飄。”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清醒、耐“煙塵”、定力十足的林鄭月娥,贏得了市民的信任,贏得了多數選委的認可。

  與民同行,一個有人情味的政治人物

  “理想是人生的太陽。”林鄭月娥堅守數十年的從政理念,孕育、植根于香港居民的期待之中,也支撐她堅毅地走了下來。

  1980年,林鄭月娥在香港大學取得社會科學學士,同年即投身政府工作至今。她曾表示,自己大學畢業后找工作,沒有申請過私人機構職位,加入政府是她“人生另外一個轉折點”,為的是有機會“服務市民,關顧基層”。

  心系市民,團結市民,是林鄭月娥的初心;她秉持這一理念,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去擴展心中的夢想。

  香港特首選委顏寶鈴回憶說,因為做慈善事業,與林鄭月娥相識于2000年,印象中她“低調親和,做事高效務實、親力親為”。在她擔任社會福利署署長時,經常晚上去街道上跟露宿的人交流,聆聽他們有血有淚的故事,后來就推行了“露宿者試驗服務計劃”。

  香港殘疾人士權益提倡者羅偉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林鄭月娥是參選人中最關心弱勢社群的一位。“她不會信口開河答應任何事情”,他曾當面向她提出,希望政府幫助嚴重傷殘人士佩戴呼吸機,三星期后,林鄭回復電郵說,政府已經開設相關項目。

  香港智障人士體育協會副會長凌劉月芬指,林鄭月娥很有心,不是個只會按章辦事的官員,當她知道智障運動員要訓練成精英運動員非常困難,便幫忙申請撥款,成立“香港展能精英運動員基金”。

  “這個高官愿意坐足全場看我們表演,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鼓舞”。香港協青社年街舞導師阿齊憶述,他第一次對林鄭月娥留下印象是早年協青社“蒲吧”開幕,林鄭月娥出席參觀并登記成為第一個女會員。近年協青社搞街舞劇,林鄭月娥則連續三年以政務司司長身份出席主禮,并坐足全場觀看表演。

  2003年“非典”期間,林鄭月娥正在社會福利署長任上。當時,299名港人因“非典”失去生命,有數十名兒童的父親或母親,甚或是父母同時因病去世。林鄭月娥很難過,便聯同好友羅范椒芬、李麗娟、陳馮富珍成立了“護幼教育基金”,3個月內籌得款項8000萬元,支持因“非典”失去父或母的兒童,直至他們大學畢業。

  林鄭月娥的務實與干練體現在她所服務的每一個領域。民生疾苦,她感同身受,一樣“好打得”。

  在林鄭月娥擔任香港扶貧委員會主席的這幾年,香港“破天荒”地劃定貧窮線,將收入在中位數50%以下的家庭住戶悉數納入扶貧范圍,將香港貧窮率拉至7年來的最低位。

  這個出生在香港基層家庭,一家七口曾經住過十幾平米劏房,放學回家后只能站著用雙層床上層當書桌做功課的孩子,要努力改善的不僅是自己的命運,還有香港730萬居民的福祉。

  林鄭月娥說:“香港需要人情味”。多年來,她努力拉近與市民的距離,擔負起一個官員的責任,踐行那份“服務市民,關顧基層” 的本初理想。

  愛國愛港也愛家,女強人也是小女人

  一邊處理政治、政務上的復雜棘手問題,一邊要與柴米油鹽打交道,作為一個女人、一個妻子、兩個兒子的母親,林鄭月娥努力做好多個角色的切換,身上同樣表現出女性特有的柔情。

  前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在報紙撰文說,當年林鄭月娥的兩個兒子還年幼時,她每日忙于繁重公事,卻仍堅持回家親自煮晚飯給他們吃,然后繼續工作。

  林鄭月娥的長子林節思回憶說,他和弟弟自出生以來,林鄭的擔憂總不少:“她擔憂我們的成長,照顧我們都親力親為,從沒聘請傭人。為了爭取多陪伴我們,這段時間甚至沒有和父親去看過一場電影。”

  2003年,林鄭月娥升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位處D8首長級。但在半年內竟突然主動申請調任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職位降到D6級。原因就是為了多照顧、管教孩子。

  在早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林鄭月娥曾說:“現在兒子長大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確實少了。但他們還小的時候,我一定會每晚與他們一起吃晚飯,那時任社會福利署長,有很多慈善晚會、籌款活動,我一概推了,為的就是多點與他們相處。”

  去年6月,林鄭在電臺接受訪問時敞開心扉。她說出任政務司司長后,丈夫不在身旁陪伴,也會感到孤獨,“看電視時找人說兩句都沒有”。

  顏寶鈴坦言:“這個女人不簡單!她不管位置多高,在適當的時候要陪在孩子身邊,體現了對家庭的責任和一顆媽媽的心。現在,香港的形勢復雜,她依然走出來競選特首。她出來不是為了什么,就是用一顆‘香港心’愛香港,把香港當作自己的家,要帶領香港走出一條發展的道路。”

  林鄭月娥愛家,家也給了她溫暖和支持,賦予她36年堅持自我、堅定前行的動力源泉。

  母親參選特首,林節思寫道:“她除了熱愛家庭,也深愛生于斯長于斯的香港,相信她會盡力守護和帶領這座城市,就像她曾守護和帶領當年那個躁動不安、迷失的我。”

  丈夫林兆波給予她的支持更讓她感動。2012年林鄭月娥曾稱“差不多夠時間”離開官場,但最后被丈夫說服,回心轉意,出任政務司長。“事實上,我每一次的決定都會問他,其實我也只是個小女人。”

  然而,就是這個“小女人”,擔任過香港特區政府20多重要崗位的主官,處理過非法“占中”、推行政改方案、皇后碼頭拆遷、新界村屋僭建、麥齊光涉貪等數十個重大事件。在2012年政府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時說“個人受批評不重要,最重要是5年后香港社會變得更好。”在2016年直斥“港獨”分子鼓吹香港獨立是“擘住眼講大話,做不誠實言行”。在最近的特首選舉期內,盡管被左右夾擊、前后圍擊、抹黑攻擊,依然從容應對、不卑不亢。

  2016年11月28日,仍在政務司司長任上的林鄭月娥述說了她為官36年的感想:“‘一國兩制,勿忘初心’。建基于‘一國兩制’大前提下,只要我們仍然熱愛這個城市,新的愿景可望可及,香港未來無限商機”。那一刻,她聲音一度哽咽。

  競選特首期間,林鄭月娥在社交媒體開通的網頁上寫道:“我和團隊選擇以‘同行WE CONNECT’為競選主題,因為我們與大家一樣,一樣熱愛這片土地,面對挑戰,我們必須團結起來,同行向前。”

  她真誠期盼與大家同行,讓香港再出發,建設一個更美好的香港!

  獅子山下,紫荊花開。

  (紫荊花,豆科,羊蹄甲屬,常綠喬木;花期長,耐煙塵,宜修剪,扦插即活。盛開時節,繁英滿樹,“一枝枝,一匝匝,如染、如畫”。1990年4月4日,紫荊花被香港基本法規定為區旗和區徽的圖案。)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