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安生
在2017年的全國「兩會」上,國家總理李克強在記者會上宣布,今年內將在香港與內地之間?動「債券通」項目。李總理的這一宣示,不僅讓內地證券業界歡欣鼓舞,而且更令香港金融業界喜出望外。就內地而言,中國的資本市場要實現與國際的逐步接軌,必須一步一步開放資本市場,2014年「滬港通」正式啟航,2016年「深港通」如約而至,2017年「債券通」指日可待。
然而,「債券通」對於香港來說,其意義可謂非同小可,香港金融業界一直期盼能夠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援,啟動「債券通」項目。以債券市場為例,一直以來,香港的債券市場規模小,成交少,細小的債市成為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一大缺陷。近年來,特區政府和香港金融業界也想了不少辦法積極培育香港的債券市場發展,譬如,人民幣點心債短短幾年時間已經突破四千億規模;再如,港府在發展伊斯蘭債券方面也邁開了可喜的步伐等。
港債券市場須另辟蹊徑
但是,毋庸置疑,較之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來說,債券市場的發展仍然屬於一條短腿,近年來雖然有所起色,但仍然沒有像股市那樣形成國際性債券市場的氣候。總的來說,香港債券市場的規模仍然偏小,缺乏實體經濟作為支撐,可選擇的產品不多,投資者有限,流動性不夠等,如果仍然按照目前的發展思路,香港的債券市場要想有大的突破將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因此,香港債券市場發展必須另辟蹊徑,揚長避短,發揮背靠內地的獨特優勢,方有可能產生飛躍式的發展。債券通與股市的互聯互通相近,投資者的資金需在跨境債券銷售后匯回內地,而債券也不能轉倉到債券通以外的戶口,避免資金流出境外作其他用途的機會。
如今,香港金發局的這一富有建設性的報告得到中央政府的首肯,對香港債券市場發展有可能帶來開創性的意義。香港債券市場的發展必須依重龐大的內地債券市場規模,目前,內地債券市場規模在全球排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
內地債券市場前景好
而且,內地債券市場發展方興未艾,潜力巨大,前景看好,全球最大債券市場的概率極高。事實上國際投資大行皆看好中國債券市場的前景,當前國際三大債券指數分別為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花旗全球政府債券指數、摩根大通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2017年3月6日,花旗銀行宣布將把中國債券納入該集團的一些指數,而摩根大通在2016年也已經表態有意將人民幣債券納入其全球新興市場債券指數。據渣打銀行估算,若中國債市在花旗債券指數中的占比達到5%至8%,將撬動大約16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如此巨大的資金來源,只需要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足以激活香港的債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