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余潞】蔡英文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話后,臺當局以為臺美關系可以更進一步,駐美機構因此提出改名要求,結果被美方斷然駁回。
臺當局做出的“外交試探”是提出把在美國的駐美代表處,即“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中的“臺北”二字改為“臺灣”。據親綠的《自由時報》5日報道,駐美代表處日前奉命到美國國務院“叩門”,但得到的回應是“這是在破壞現狀”。換言之,“直接給了不小的釘子碰”。消息傳回島內,臺“外交部長”李大維大怒,特地把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官員找到辦公室,稱所謂破壞現狀的說法,他不能接受。臺“外交部”查證的結果也讓綠營“惱火”。1979年,臺駐美館處的名稱從“駐美大使館”改為“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國辦事處”,以及1994年再改為現在的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兩次都是美方徑行告知,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此前在2004年陳水扁當政時,美國國務院也明確表示,美國不支持臺灣駐外代表處改名,因為這些變化看來是片面改變臺灣現狀,而美國反對任何改變現狀的片面行動。
事實上,這不是蔡當局在駐美機構更名上的第一次小動作。據了解,2016年,蔡英文當局一上臺便對“駐美代表”這樣的稱呼已經轉換成“駐美大使”,人們甚至擔心她派往其他國家的代表也會換相應的稱呼,包括在WHA(世界衛生大會)的大會上,他們甚至表示如果有機會演講,可能會提出所謂的“主權抗議”。
對此,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當時即作出回應。馬曉光表示,國際社會普遍奉行一個中國政策。臺灣在美機構及其負責人身份、地位的界定是十分清楚的。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在國際上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和“臺灣獨立”的行徑。至于臺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問題,馬曉光表示,我們已經多次指出并強調,臺灣方面參與世界衛生大會,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做出的特殊安排。
馬曉光表示,我們以一個中國原則對待臺灣的對外交往問題,堅決反對任何企圖在國際上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和“臺灣獨立”的行徑。一個中國原則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如果企圖在國際上進行“臺獨”分裂活動,搞“兩個中國”、“一中一臺”是不可能得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