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篇某小學學生家長描述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辱,而對方家長以及學校沒有妥善處理的微信文章被數萬次地轉發後,我們終於有機會來集體關注這個長期存在,卻又一直被忽視的問題——校園霸淩(Bullying)。
即便如此,很多人還會把它看作極個別現象。我們更願意相信,那些同學之間的言語辱罵、拳腳相加只會發生在那些身形矮小、性格懦弱或者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孩子身上。但實際上,校園霸淩的比例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從美國疾控中心公布的數字來看,美國中學生在校園被霸淩比例在1/5左右。而國內一些針對我國中小學校園霸淩問題的研究論文,也得到了相似的數字。但這還只是校園內出現的霸淩。當孩子們開始接觸網絡後,同學之間在網絡上的言語辱罵、恐嚇、威脅等霸淩行為的比例,也在逐漸升高。
被霸淩的孩子可能是任何人。即便是日本皇室公主愛子,也會因為在學校被男同學欺負,嚇得不敢上學。蘋果創始人喬布斯被同學霸淩,居然是因為當年某些科目的學習成績過於出色。幾乎所有人回憶自己的童年時,都能說出一兩件自己或者周圍同學被人欺負或者欺負別人的故事。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把這些童年經曆當做笑話。即便它們曾經帶來身體和心靈的傷疤,也會毫無理由的樂觀相信它們都會隨著長高和發育自動痊愈。但不是所有人都這么幸運,校園霸淩可能會給一些孩子帶來內心長久的傷害,甚至引發自殘、自殺的嚴重後果。更可怕的是,家長、學校以及社會都對這些問題一笑而過。
即便從全球范圍來看,對於校園霸淩問題的重視,都顯得姍姍來遲。第一次針對該問題的系統性研究出現於上世紀70年代的瑞典。其中一位研究者是心理學家丹·奧維斯,他後來成為了反校園霸淩問題研究以及幹預項目的開創者。直到1986年,由丹·奧維斯撰寫的第一本解讀校園霸淩問題的圖書《校園霸淩:我們知道的和我們該如何去做》才以瑞典語正式出版。在校園霸淩問題研究上,這本只有100多頁的“小冊子”地位近似於教科書。它系統解釋了如何理解校園霸淩問題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其中,它對校園霸淩的定義,被各國政府以及研究界普遍采納。校園霸淩是指某個學生在某段時間內被一個或多個學生反複或持久地實施負面行為。這種負面行為是指有意造成或試圖造成對他人的傷害或不適,包括身體的接觸、言語或手勢的威脅以及有意地排擠等。霸淩行為應該具備三個特征:重複發生性、傷害性和力量的不均衡性。
這本書的出版終於讓校園霸淩問題有了准確的定義和解釋。然而它的出版背景,卻涉及一件充滿血淚的校園悲劇。1982年,同處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北歐國家——挪威,發生了極其嚴重的校園霸淩事件。3名10至14歲的挪威男孩,因為受到同學的嚴重欺辱,最後選擇了自殺。這樁悲劇震動了挪威全國,1983年秋天,教育部正式在挪威中小學中開展反校園霸淩的幹預項目。三個年輕男孩的離開,讓校園霸淩問題第一次得到了政府、學校、家庭以及學術研究領域的全面重視。1993年,這本書被翻譯成了英文版。其中一個很現實的原因是美國的校園霸淩,甚至校園暴力事件也被媒體不斷報道出來,終於受到了更多人關注。
此後,校園霸淩問題逐漸在世界各國被不斷討論,相關論文研究和幹預項目也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得以實施。丹·奧維斯主導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校園霸淩幹預項目。從這些幹預項目的結果來看,北歐國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校園霸淩的發生率減少了50%。但也有評論家指出,在美國一些學校的實施效果並不理想,而這可能是和整個社會環境有關。每個校園霸淩案例都有不同的觸發原因,它與家庭、學校教育,孩子個性密切相關,但還可能受到了社會主流價值觀,以及大眾媒體的影響。校園霸淩,不只和學校相關,它背後甚至投射出人們對待暴力、不公以及相關社會問題的價值標准。
每當人們開始討論校園霸淩,都是因為發生了令人傷心的故事。然而過分指責霸淩事件中施暴的學生,不能改變故事結局。曝光對方家長、老師以及學校的名字也不會根本地改善這個問題。尤其當我們把精力都放在批評某個人或者某個學校時,無形中就推卸掉了我們自己對這個問題應該負有的責任,失去了一次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問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