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
當“公關公司”宣亞國際發布預計將收購映客不低於50%股權的公告時,關於這項交易的種種不解猜測即刻爆發:映客為何沒有選擇投靠BAT等有錢有資源的大公司?是否有借殼嫌疑?70億估值背後是獨角獸的光環還是無人接盤的無奈?獨立直播公司還能否破局?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以YY、9158為代表的秀場直播以及鬥魚、虎牙為代表的遊戲直播一直占據著直播領域的主流。秀場模式雖然盈利模式成熟,但受制於受眾群體,規模一直難以見漲;遊戲直播則苦於難逃燒錢怪圈,缺乏資本加持而難以進一步發展。
映客,作為相對獨立的直播平台一度引領著整個行業——最早增加直播美顏功能,最早大筆資金投入院線、電視台等主流媒體宣傳,最早提出“全民直播”的概念。根據第三方數據監測機構QuestMobile的數據,在移動直播的概念爆發時,映客的Android端周新安裝量從2016年1月的95萬激增到2016年6月的380萬,iOS端則更是從36萬激增到140萬。
時局瞬息萬變,在大公司和其他有著社交屬性的平台的夾擊下,映客遭遇狙擊。“賣身”、“下架”等壞消息甚囂塵上,其與宣亞的緋聞更是把映客的困境放大在輿論風口。
然而映客與宣亞的聯姻除了此前的種種猜測以及這篇細節不詳的公告之外,並沒有一錘定音。究竟是宣亞收購還是映客借殼上市?如果是收購,市值72億的宣亞如何能有底氣吞下去年估值70億的映客?如果是借殼,風聲鶴唳之時,兩者如何通過證監會的關卡?此次交易更牽扯到多米音樂、賽富基金、昆侖萬維等投資人的利益,如何權衡?
諸多問題待解,意味著宣亞與映客的聯姻尚無定論,充滿變數。
變數一:映客的價格與價值
映客70億的估值來源於去年9月昆侖萬維發出的公告。公告稱昆侖萬維將其所持有的網絡直播平台“映客”3%的股權出售給光信資本,售價為2.1億元,按照該價格,映客的估值在當時達到70億元。
同月,花椒直播完成A輪融資,金額3億人民幣,投資方為首建投、奇虎360,估值15億元。三個月後的11月,龍珠直播作價3.2億美元賣身蘇寧。顯然,映客的估值比同行們高不少。
那段時間是映客的“巔峰時刻”,也是直播行業的轉折前夕。在大數據分析公司易觀的統計中,去年9月,泛娛樂直播領域人均單日啟動次數降到了5.99次,並開始在這一區間上下徘徊,而在此前八個月中,這個數據從來沒有低於過8次。
花椒直播副總裁郭鶴在去年12月預測,直播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轉折期,將會迎來一個大洗牌,“2016年沒拿到錢的小型平台,尤其是一些小的秀場平台,2017年將會迎來集中死亡。”
話音未落,趣直播、微播、網聚直播、貓耳直播、咖喱直播等平台下線,直播行業降溫、無數中小型直播公司折戟倒閉。
“只要有流量產生的機制,作為流量消耗品的直播,就能活的很好;反之,一些曾經在移動端突然爆紅的產品,如果沒有穩定的社交關系維系或巨頭輸血,用戶的流失也將進一步加劇。”一位直播行業資深從業者如是解讀直播行業的生存本質。
直播行業正在過冬,大環境的降溫也導致人們對行業公司的存疑:流量紅利逐漸消失,融資難度變大,映客的價值是否一如既往?
盡管不論是布局短視頻,還是涉水“直播+”,映客都在盡其所能地釋放價值。但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同樣甚至更高的價值,在當下能有一個令人滿意的價格嗎?
70億的高估值給映客戴上了獨角獸的光環,同時也成為映客繼續融資的阻礙。
映客成立於2015年3月,最初上線時,就獲得了多米音樂500萬元天使投資;2015年11月,映客再次獲得賽富基金領投,金沙江創投、紫輝創投跟投的數千萬元的A+輪投資;2015年12月,獲得昆侖萬維領投的8000萬人民幣A+輪投資。2016年1月4日,昆侖萬維向北京蜜萊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投資6800萬元,取得18%的股權。其後,公司將映客股權全部轉讓給全資子公司昆諾贏展持有;9月21日晚間,昆侖萬維公告,公司擬出售所持有的網絡直播平台“映客”3%的股權,售價為2.1億元。而在此期間,映客的估值足足漲了十餘倍。
當時令人激動的高估值,成為了映客繼續融資的障礙。有行業人士指出:“很少有資本願意繼續將更多的錢投給已經講不出更多故事的移動直播。上市面向二級市場融資成為映客的最佳選擇。”
宣亞稱要收購映客不低於50%股權,但具體交易金額尚未披露,而這也是各類重組的最關鍵點。
變數二:宣亞能否順利完成收購?
事件的另一主角宣亞國際的心思恐怕比映客更難揣摩。
宣亞國際剛剛在2月15日登陸A股市場,截至目前,上市時間還不足三個月。若從交易時間來看,從宣亞國際上市到停牌,期間共交易了37個交易日。在上市之後如此短的時間內便閃電停牌進行重組,讓很多投資者感到意外。
宣亞國際主營業務為整合營銷傳播服務,具體包括常年顧問服務、項目服務兩類。公司2月28日公布的2016年業績快報顯示,宣亞國際2016年度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7954.12萬元,增長20.36%。對於增長的原因,宣亞國際表示為是業務擴大,項目收入增加的影響。從營業利潤來看,宣亞國際實現的數額較上年同期增加1678.39萬元,增長25.96%。
當然,宣亞收購映客的想法並非空穴來風。今年3月29日,宣亞國際與映客運營公司北京蜜萊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就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著力開發適合於直播平台的各類廣告業務模式,並對接各類潛在廣告主,進行商業化推廣運營等事宜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目前合資公司的具體出資方式、 出資額度尚未確定。
4月19日,宣亞國際召開董事會通過了《關於修改公司經營范圍的議案》,將經營范圍由“企業管理、營銷策劃;經 濟貿易咨詢;承辦展示活動;設計、制作廣告;廣告信息咨詢”修改為:“企業管理、營銷策劃;經濟貿易咨詢;承辦展示活動;設計、制作、代理、 發布廣告;廣告信息咨詢”。也就是增加了“代理、發布廣告”兩項與廣告相關的經營內容。
映客創始人奉佑生在去年曾表示,決定在廣告業務方面發力,通過植入廣告來力挽狂瀾。奉佑生分析,“直播平台免費觀看並根據意願打賞的模式其實是個初級形態,現在的電視廣告的市場份額有1000多億,但映客的直播廣告才剛剛開始。”
但映客與宣亞“業務協同”的概念難免有些牽強,畢竟宣亞在外界眼中是一家“公關公司”。
根據公開信息,宣亞公司客戶主要分布在汽車、互聯網及信息技術、快速消費品、制造業等行業,尤其集中於汽車行業,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6月,公司來源於汽車行業的收入占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8.37%、55.39%、65.22%和69.93%。
變數三:監管門檻
證監會的審核監管也將是宣亞映客重組的巨大變數。在宣亞國際與映客資產重組的消息出來之前,曾有消息稱,過去半年內,宣亞國際與映客一直在進行“借殼”或“類借殼”方式尋求上市的談判。
借殼的可能性似乎並不大。投行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早在去年監管部門就小范圍約見了部分券商,就A股市場借殼重組和炒殼相關事宜進行溝通,近段時間對於借殼和“類借殼”的方案也絲毫沒有放松。
此次交易公告中提到,“本次交易方式初步確定為公司全部采用現金的方式購買標的公司的股權”,財務人士告訴騰訊科技,這是方便通過證監會批准的最佳方法。
“去年以來,隨著監管的趨嚴,尤其是6月17日新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發布後,選擇全現金收購的案例開始加速出現。”
一家券商投行人士向騰訊科技表示:“一些公司改為現金收購也是無奈的事,因為根據新規這些公司的重組未必能夠獲得通過,即使通過耗時也很長。而根據相關規定,非借殼的100%現金支付的並購無需證監會審核,部分公司為了盡快完成收購,選擇通過現金收購變相繞開監管。”
但具體交易細節,仍待官方進一步披露,包括映客估值、映客的財務數據是否會造成上市公司虧損、交易是否合法等等。
一位直播行業高管告訴騰訊科技,這次重組能否成功,最後關鍵還是看是否能過證監會那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