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5月16日訊5月15日,第十三届中國(深圳)國際文化博覽交易會結束了5天展期,順利落下帷幕。
本届文博會「乾貨十足」,實質性成交2240.848億元,比上届增長10.28%。其中,合同成交2064.348億元,零售及拍賣成交176.500億元。另據統計,本届文博會的總參觀人數爲666.106萬人次,同比增長13.46%;其中專業觀衆人數爲118.286萬人次,同比增長10.58%。
5月15日,觀衆在文博會現場拍攝鑽石擺件「鵬鵬」。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本届文博會受到了境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共有158家境內外媒體的1400多名記者參加了報道。
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升
與往届相比,第十三届文博會國際化程度繼續上升,全球朋友圈進一步擴大。據報道,本次會展共吸引了來自五大洲、共40個國家和地區的117家海外機構參展,海外展區面積約占總展區面積的20%。包括美國、英國、法國等99個國家和地區約2萬名海外客商前來參會。
5月12日,來自立陶宛的維陶塔斯·克拉斯尼茨卡(右一)介紹自己帶來的項目。第十三届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特設「一帶一路」國際館,展覽面積7500平方米,該館依托絲綢之路沿綫的文化資源,展示文化交流、商貿溝通的歷史成果。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來自立陶宛的參展商維克多說:「走進文博會,就像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各地的大門。」
這已是維克多第四次來深圳參加文博會,這次,他帶來了由琥珀製成的小提琴。
維克多的想法也得到了青海省玉樹州文化局局長王東梅的認可:「文博會給我們搭建了一個平臺,讓我們有更多機會和國際接軌交流」。
「一帶一路·國際館」成關注熱點
特別設立的7號館「一帶一路•國際館」中,35個國家帶來了中西文化的激情碰撞,印度的紫膠工藝、埃及的哈亞米亞反補,立陶宛的創意游樂場,相比以往工藝品「大賣場」的印象,今年的國際館更具文化交流氛圍。不少國外參展商表示,中國正逐漸躋身世界「文化中心」,而文博會也在扮演著「一帶一路」國家文化交流與彙聚的重要平臺。
外國參觀者在富陽竹紙上寫毛筆字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一帶一路館」中,還出現了國內城市參展的身影。如杭州富陽帶來了他們的非遺文化——竹紙。「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士」。這種采用嫩竹爲原料的紙張薄如蟬翼,柔韌如絲,又可長久保存。一根青竹到一卷竹紙,需要多達72道工序。
現場,國內外觀衆在「竹紙之鄉」主題展廳內親自「試紙」,體驗中國傳統工藝。
爲中國文化走出去「搭橋建梁」
一年一度的文博會,猶如一條條「鮎魚」,攪動海內外文化市場。
爲力促中國文化産品出口,提高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展會期間,深圳文博會舉辦了數十項以「一帶一路」爲主題的論壇、洽談、簽約等配套活動,有力地加强了我國和「一帶一路」沿綫國家及世界各國的文化貿易交流。
在今年的文博會上,江西「賀氏剪紙」傳承人賀虹接到數十萬美元的國外訂單;遵義雜技團與美國、澳大利亞、韓國等簽下5份訂單;……一批中國文化企業在文博會上成功牽手外國經銷商和政府,正成爲「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的踐行者。
(綜合光明日報、新華社、廣州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