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馬紹祥昨在網誌中,為香港興建大型基建辯護,他表示,有人常把「大白象」的帽子扣在政府投資的基建項目上,指政府浪費公帑,企圖影響市民對基建投資的看法,這是短視和極之危言聳聽的想法,強調政府推工務工程項目是有遠見、具承擔的做法,希望市民勿被不實指控誤導。
「大白象」是指興建和維修費用很昂貴,但卻沒有太大經濟效益的資產。這個本來需要對成本效益有精準計算得出結論後,才能用來具體形容某個項目的特定詞語,如今卻成為部分人的口頭禪,被用於反對和阻撓本港的任何大型基礎建設,無須說明理由,無須拿出證據,凸顯了一些人的反發展思維。然而,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基建的規劃建設不能疏忽,因為基建不可能一蹴即至,又關係到未來經濟增長和競爭力,我們必須思考,20、30年後以至更遙遠的將來,香港應該是什麼樣?又或者,10年後的你想過着怎樣的生活?
因此,基建項目有沒有用,效益高不高,不能信口開河地下斷言,在沒有水晶球的情況下,做出判斷的依據是科學理據、時間驗證和發展大勢。香港回歸20年來,多項大型基建工程相繼落成和投入使用,例如深圳灣公路大橋的通車,以及通關口岸實施「一地兩檢」,極大便利了兩地民眾往來,也紓緩了原有跨境通道的壓力,促進香港與華南地區的貿易活動;西鐵建成後,已經成為新界西北主要的交通工具,為市民提供便捷的服務,其承載力接近飽和;南港島線通車後,解決了南區的交通擠塞問題,讓本港18區皆有鐵路到達。這些基建工程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服務,為社會帶來經濟效益,提升了香港的整體形象,此乃事實勝於雄辯。而諸如港珠澳大橋、高鐵以及擴建機場第三條跑道等項目,正是進一步完善本港交通物流網絡,強化香港優勢,不斷加強與內地及世界聯繫互通的必要之舉,涉及物流、旅遊、貿易、投資環境等諸多領域,間接的效益則更加廣泛,對香港加速與內地經濟融合,實現「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具有重要作用,是名副其實的「吸金」工程,符合香港的長遠利益。
信口雌黃地指責大型基建項目是「大白象」工程,要麼是對香港對基建需求的必要性、急迫性缺少認識,要麼就是出自某種政治目的,忽視全體港人的長遠利益。事實上,香港基建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不是快了而是太慢,近年工程延誤和超支現象嚴重,一定程度上給市民留下成本高昂、得不償失的印象。其實大型工程項目出現延誤及超支,涉及因素眾多,包括做預算時沒估計好通脹、人工、原材料的上漲幅度,施工過程中出現始料未及的問題等,實非戰之罪。真正不能容忍的是,正是那些肆意攻擊基建是「大白象」工程的人,不斷設置障礙,例如在立法會玩「拉布」阻撓工程,延遲撥款,煽動別人通過司法覆核推翻港珠澳大橋的環境評估報告等,令工程造價一路飆升,給社會造成巨大的浪費,這些人才是製造香港基建進展緩慢的罪魁禍首,這點不可不知。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