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印度農民緣何不喜歡好萊塢大片
前一陣,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成為熱門話題,它讓中國觀眾認識到,好電影除了驚險刺激的大場面之外還應該有人性的力量——在父親的嚴厲管教下,吉塔終於代表印度獲得世界女摔跤冠軍,那一刻,既是父親的勝利,也是女人的勝利,更是國家的勝利,個人夢與國家夢如此密切地結合在一起,這確實值得中國電影好好學一學。
很多中國觀眾對印度電影的印象,還停留在1980年代複映的《流浪者》(1951)、《大篷車》(1971)等片的階段。1990年代以來,包括印度在內的第三世界國家的電影,似乎一時從中國“走向世界”的文化視野中消失,好萊塢電影儼然成為“‘世界’電影”的代名詞。新世紀以來,中國電影產業跨越式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好萊塢最大的海外市場,但是,在中國很少有除好萊塢之外的外國電影獲得廣泛關注,繼《三傻大鬧寶萊塢》2011年熱映之後,《摔跤吧!爸爸》的大獲成功再次改變了這種局面。
目前中國電影的主流觀眾是15歲到35歲的都市青年,白領、小資等中等收入群體成為中國大片的主要消費者,而印度電影的主流觀看群體是占印度總人口70%的農民,印度人經常是一家老少三代一同去看電影,印度的電視觀眾則多是生活在城市裏的中產階級。雖然一些寶萊塢電影(寶萊塢是對位於印度孟買電影基地的印地語電影產業的別稱,它代表一部分印度電影——編者注)學習了好萊塢的敘事模式,但印度電影仍保持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因為印度農民往往不喜歡好萊塢,依然喜歡看載歌載舞式的浪漫喜劇,至今印度電影仍保持著“三段舞蹈,六個插曲”的經典模式。
以農民為主體的這種觀眾構成,也導致以寶萊塢為代表的印度電影成為世界電影史上少有的例外,尤其是在好萊塢席卷全球且所向披靡的背景下,印度不僅在產量上超過好萊塢,而且這裏也是唯一讓好萊塢電影望塵莫及的區域,迄今為止印度電影依然占據本土90%以上的票房。
很多寶萊塢電影在保持民族化敘述風格的同時,並不回避印度經濟發展中所出現的階級、城鄉、種姓、宗教、性別等社會矛盾和沖突。在這方面,《摔跤吧!爸爸》主演阿米爾·汗近些年來參與的電影尤為如此,如2007年他導演並主演的《地球上的星星》,講述的是美術老師幫助有閱讀障礙的“特殊”兒童找回自信的故事;2009年主演的校園喜劇片《三傻大鬧寶萊塢》,諷刺了印度高等學校以成績為核心的精英教育及以金錢為標准的成功學;2014年主演的《我的個神啊》,則諷刺印度宗教不僅沒有給人們帶來幸福,反而成為沖突和隔閡的源頭。
此次《摔跤吧!爸爸》中,父親讓女兒練習摔跤,不只是為了獲得獎牌,也是為了讓她們過上獨立自主、有自我選擇的新生活,這次比賽被父親教導和認定為不只是代表印度,也是代表千千萬萬的印度女性。由此或可看出,在沒有經曆過徹底社會革命和婦女解放運動的印度,女性至今依然處於從屬地位,如農村地區存在重男輕女、童婚制等現象,窮人家的女孩很早就會出嫁,婦女遭受階級和性別的雙重壓迫等。《摔跤吧!爸爸》告訴人們,不要輕視女性的能力,女人也可以獲得世界冠軍,也可以為國爭光。
與好萊塢電影中個人主義的成功不同,印度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傳統。在體育比賽中戰勝西方並成為冠軍,被認為是現代化的標志和國家的進步。因此,吉塔的勝利既代表女性,也代表國家。這種個人主義與愛國主義的結合,是長期遭受西方侵略的受壓迫民族在尋求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的過程中建構國家民族認同的產物。中國也存在類似情形,1980年代以來的女排精神、對奧運金牌的在意以及對中國男足的過度關注,都把體育作為一種民族尊嚴、國家精神的代表,這種對冠軍的追求背後是獲得世界(西方)認可的強烈願望,尤其是在經濟起飛、逐步實現現代化的階段——1980年代“實現四化,振興中華”的口號以及新世紀以來大國崛起和民族複興的主流話語,都體現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