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孫皓翎 每經編輯 陳俊傑
紅橙黃綠青藍紫,五顏六色是共享單車平台開辟的另一個“戰場”。在有人擔心顏色不夠用,甚至出現“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終有一天他會騎著七彩自行車來娶我……”之類的調侃時,其實,整個行業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新的變化。
這種變化由悟空單車帶來——全國第一個退出行業的共享單車平台,小紅車軍團就此少了一員。這折射出的是當前的行業的現狀:巨頭力量籠罩下,小公司步履維艱。
悟空單車的退場是偶發個例,還是行業“清場”迎來洗牌的前奏?當行業面臨拐點時,類似悟空單車結局的企業應該還將出現。
●行業出現首個退出者
這個6月,對共享單車行業來說或許是個分水嶺:一邊是巨頭的地位更加穩固;一邊是已有小公司黯淡離場。
6月16日,摩拜宣布再獲超6億美元融資,幾乎同時,悟空單車宣布退出:“由於公司戰略發生調整,自2017年6月起,將正式終止對悟空單車提供支持服務,退出共享單車市場。”其也成為行業首家退出的企業。
6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位於重慶市渝北區黃山大道的重慶縱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悟空單車母體公司)。“我們投放了1000多輛,最後只找回幾十輛。”前台告訴記者,“現在公司職員有50人左右,此前回收的一小部分共享單車作為福利分發給了員工。”
而在位於重慶大學城核心區的熙街商業街及其周邊高校,記者發現共享單車分布較為集中的區域,幾乎都被摩拜和ofo所占據,悟空單車蹤跡難覓。
回溯悟空單車的創立,其在重慶的起步較早。悟空單車創始人雷厚義介紹,悟空單車是最早宣布在重慶這座山城做共享單車的,今年1月7日進入重慶大學城,和ofo等幾乎同時投車。
令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於,為何這個重慶市場的先入者最終並未站穩腳跟?
“因為ofo等巨頭自2015年便開始在多個城市探索商業模式,完善了供應鏈,打通了各個環節,所以他們在重慶搞共享單車只是‘1到N’,把其已有的成熟模式複制過來,而我們卻是‘0到1’,還在探索,而且他們資金、供應鏈資源都多。”雷厚義說,“我們怎么能比呢?”
●“兔死狐悲”或觸行業拐點
記者了解到,悟空單車前後運營的4個月裏,累積了10000多用戶,收了押金100萬元。最高的時候,每天日活兩三千,截至項目關閉,總計虧損300萬元左右。
“我們最開始對盈虧也有一定預判。當時是抱著能做大的心態,想做到行業前幾名,等到行業清場了,慢慢實現盈利。”雷厚義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結果沒想到被清場的是我們。”
值得一提的是,6月24日,有消息稱由你單車將被摩拜收購,摩拜CEO王曉峰對此傳聞的回應頗為微妙,“目前沒有收購其他單車的計劃。”(“其他單車”是否是指“除由你單車之外的”其他單車尚不明確。)有分析認為,若摩拜收購由你,或將推倒單車“並購潮”的第一張多米洛骨牌。
“由你單車被收購傳聞如果是屬實,那可能有更多的小公司走向‘被收購’的出路,也不排除會有和悟空單車一樣退出的。”雷厚義說,“恰好共享單車行業處在一個轉折點,我們就站在這個位置上。”
讓行業投資者不得不警惕的是,悟空單車的退出或許只是一個開端。
資本市場分析師唐川林認為,基於互聯網概念的共享單車模式,必須砸錢搶市場做規模,而共享單車行業頭部集中效應太嚴重。對於小公司而言,共享單車行業面臨殘酷競爭,小公司資金不足,規模做不起來,後起的單車品牌成長空間並不大,類似悟空單車遭遇的企業還將出現。
“我們公司很小,但我們的失敗對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雷厚義說,“其他一些小公司看到我們的結局之後,也許會覺得行業的拐點到了,要么開始退出,要么開始找後路。”
●小公司突圍面臨瓶頸
在大數據時代,每一位用戶的騎行,每一次騎行沉澱的數據本身或許就是財富。因此,共享單車雖然現在還沒有一個清晰的盈利模式,卻依然受到資本熱捧。小藍單車副總裁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更表示,目前國內已經有100多家進入共享單車領域的公司,行業已發展到中場階段。
根據比達咨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全國共享單車用戶規模接近2000萬,預計2017年用戶數將大幅增長,達到4965萬人,同比增加163.2%。這么大的共享單車市場,日訂單量將超過千萬。目前,共享單車市場還主要由摩拜和ofo兩家主導,兩家合計占當前市場份額的91%。與此同時,還不斷有新加入者,如近期獲千萬元天使輪投資的七彩單車。
財經學者布娜新告訴記者,“共享單車行業競爭者很多,但當下階段拼的是資金實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小規模的企業最終會倒下,所有的資源都會向頭部集中,在這個過程中,小企業甚至連被收購的價值都沒有。”
實際上,在白熱化的競爭下,眾多小公司運營的共享單車平台受資金短缺影響,力不從心只是時間問題,其收購價值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損。
雷厚義也表示,“小公司追風口很難,還是適合小切口,至少要有收購價值。比如定位的差異化,由你單車專心做校園就是定位的差異化,你占領一個碉堡人家打不下來,或者打下來需要錢,才可能並購你,悟空就不具備這樣的價值。”
此外,記者注意到,我國一二線城市的共享單車市場正趨於飽和(日前上海叫停了向城區投放更多共享單車)。有觀點認為,當前三四線城市中共享單車出行覆蓋率仍有較大不足,這是未來重要的增量市場,是小公司的機會。
但雷厚義並不看好這個市場。他認為,除本地企業外,三四線城市市場對於小公司損耗更大,因道路設施差等產生的限制因素太多。
“這個事件(悟空單車退出)給創業企業帶來的啟發是,一定不要盲目跟風,產品要有自己的技術和特點。”布娜新坦言,“不得不承認的是,資本也好人才也罷,最後都會向頭部集中,中小企業需要認清形勢。”
行業思考
合夥人模式敗給市場 悟空單車“輕資產”夢破碎
每經記者 孫皓翎 每經編輯 陳俊傑
從開始運營到退出行業只有不到半年,悟空單車的命運令人唏噓。其運營始末,留給市場的除了“首家退出”,還有一個標簽,那就是“合夥人模式”。
據了解,悟空單車推行的這一“輕資產”運營模式,其意向投資資金和最終實際投資差額高達50倍。有分析認為,如今的共享單車市場,已不單單是資金的比拼,更是供應鏈、市場等多重博弈的戰場。在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同悟空單車一樣的“參賽者”再想用小投入發展同類產品,最終失敗的可能性很大。
曾創“合夥人模式”
摩拜單車選擇自主設計、生產,制造成本相對比較大,經典車型在2000元左右;ofo則相對親民,利用傳統自行車廠商的產能優勢,大規模制造成本在300元左右的普通自行車,以鋪車規模來獲取市場份額。
但不管兩者區別如何,當前,我國共享單車領域幾乎所有品牌都屬於重資產模式。
“我們是第一家在共享單車領域提出輕資產理念並嘗試去做的,去年提出並在今年1月實施。”悟空單車創始人雷厚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輕資產理念的載體即為“合夥人模式”。雷厚義說,當時團隊要做共享單車,但資金問題成為橫亙在他面前的首座大山,其為此想到一個解決方法,“我們把它稱為合夥人模式,每輛單車投入1100元享有單車的100%所有權,以及永久的單車收益權及3年廣告收益權。”
悟空單車的合夥人模式性質就是眾籌,而眾籌的根本目的正是融資,以搞活資金鏈、為打產業規模仗提供後方保障。
記者注意到,打造“合夥人”概念的並非悟空一家。今年1月,杭州騎唄也啟動了“城市合夥人”計劃。但騎唄的合夥模式更側重於供應鏈方面,和整車廠商、傳統零部件商等合作;而悟空單車的合夥人人模式則側重於資金鏈方面。
此外,騎唄入局時就背靠阿裏系,引入芝麻信用,將信用體系與共享單車的租賃進行融合。今年3月,ofo還宣布和騎唄合作,向後者采購定制車。
“合夥人是我們首創,其他有效仿我們模式做的。”雷厚義稱,“人人單車好像也要推行這種模式,但能不能做成還有待市場檢驗。”
融資失敗難以支撐
今年3月22日,在重慶市渝北區上丁公園對面的歐瑞錦江大飯店,雷厚義發布了被他寄予厚望的“合夥人”計劃。
“當時,我還很樂觀,目標幾十億元,甚至也想過上百億元。”雷厚義告訴記者,幾場推廣活動下來,悟空單車合夥人模式的意向投資金額只有3000萬元,最終真正投進來的資金還不到60萬元。一盆冷水將其澆了個透心涼,“輕資產”共享單車運營模式不得不面臨破產。
令人不解的是,為何意向投資額和實際投資竟相差50倍之多?合夥人模式失敗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經濟邏輯?
對於失敗的原因,雷厚義表示,“關鍵問題在於共享單車是個新事物,風險未知,因此意向合夥人缺乏信心。中國中小商戶的安全意識很高,需要證明這個東西能盈利,但我們是第一家提出這個理念的,此前沒有一個成功的范本,他們可能躍躍欲試卻又保持觀望,最終投過來的資金還是有限,所以在融資方面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在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參加的2017第十七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論壇上,金沙江創投董事、ofo投資人朱嘯虎公開表示,“現在是互聯網經濟,如果想單純依靠融資扼殺對手是不可能的。”
誠如朱嘯虎所言,如今的共享單車市場,已不單單是資金的比拼,更是供應鏈、市場等多重博弈的戰場。
“共享單車看似商業模式易於複制,其實不然。”財經學者布娜新告訴記者,在當下競爭白熱化的階段,共享單車的進入門檻越來越高。到了後期,優質的資源會被集中占領。
“任何行業都有著二八定律,當前共享單車行業已經有相對‘坐穩’的巨頭,小公司和新加入公司的機會已不多。”資本分析師唐川林認為。
“市場本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適者生存邏輯,像悟空單車這樣在競爭中倒下沒有任何奇怪之處,畢竟在共享單車企業中,一是擁有雄厚資本的企業太多;二是正處在發展中的燒錢階段,三是由非文明用戶造成的投入損耗比例又太高。”一位分析人士直言。
公司回應
運營時沒火反而“一敗成名” 悟空單車否認炒作
每經記者 孫皓翎 每經編輯 陳俊傑
今年6月,運營不到半年的悟空單車成為首個退出共享單車市場的平台。其創始人、“90後”創業者雷厚義也因此引來各方關注,一時竟以創業失敗為梗被炒為“網紅”。
不過,或是因禍得福,據雷厚義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近日不止一家公司意圖收購悟空單車品牌。頗為玩味的是,在悟空單車運營期間,雷厚義曾主動同ofo等業內大佬洽談收購,但均吃了閉門羹。
“一敗成名”背後,雷厚義否認炒作,也表示這半年來自己並非“玩票”。
已有公司表露收購意向
6月中旬,悟空單車在其官方微博黯然宣布退出共享單車市場。一石激起千層浪,因“首個退出”的標簽,短短一周內,強烈的話題性和集中曝光,讓這個共享單車平台熱度居高不下。
不僅如此,悟空單車的創始人雷厚義,更是以其“90後”、“退學做北大保安”等多個搶人眼球的標簽被炒為“網紅”。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前,雷厚義才在某直播平台做客,暢談悟空單車的創業始末。
在外界看來,這位年輕的創業者似乎很樂於接受媒體的曝光。更有觀點認為,其是在借此提升話題度,以失敗為梗進行炒作,或為今後轉行新業務做鋪墊。畢竟此前選擇在重慶投放共享單車,雷厚義就曾表示,有“蹭傳播點”的考慮。
“不是我樂於……是媒體一個勁主動找我,直播平台也是主動找的我。”雷厚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從來沒主動去找媒體,這事情之所以有熱度,是因為共享單車行業與人們生活出行相關,而我們是第一家宣布放棄的,有話題性。”
對於悟空單車的“一敗成名”,雷厚義表示頗為意外,“宣布放棄,名氣反而高了,是我們沒有想到的。你做的時候不溫不火,你不做了大家反而知道了,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資本市場分析師唐川林表示,市場上的事情難以定論,資本有時是青睞熱點的,悟空因失敗而產生的“名氣”,或許反而能使其具有一定的收購價值。
“已經有存在收購意向的公司了,或許也是看中這個熱度。”雷厚義向記者肯定了這一猜想,“具體暫時不便透露,是行業外的公司。”
而據記者了解,悟空單車此前主動找過ofo等業內大佬,希望被並購,但對方並無意向。
創始人否認“玩票”
公開資料顯示,悟空單車的運營主體是重慶戰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戰國科技)。工商資料顯示,戰國科技成立於2016年9月30日,注冊資本僅10萬元;而注冊資本為500萬元的重慶縱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是戰國科技的投資方。上述兩公司均由大股東雷厚義持股95%,另一個股東劉科持股5%。
雷厚義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此前以自有資金投入做悟空單車時,就是縱情向前向戰國科技輸血。
而在這之前,雷厚義和其團隊本是做消費金融領域的小額現金貸,不過該項目因資金等問題無疾而終,後來其轉型做貸款流量分發,雖稍有起色但缺乏用戶黏性,雷厚義又半路轉型做起了共享單車。
雷厚義稱,在啟動悟空單車前,有人勸說摩拜和ofo的風頭正勁,他做成的概率很小;還有人建議其做垂直領域,比如山地自行車或者景區單車。但雷表示那時自己願意去“賭大的”。結果眾所周知,運營不到半年的悟空單車終究還是倒下了。
外界對雷厚義褒貶不一,有贊揚其是探路者的,也有言論指其是行業攪局者的,或多或少帶有“玩票”性質。
對此,雷厚義笑言,“還沒有太大的能量去攪局。我們自始至終就局限在重慶,沒有走出去,在業務開展時對全國市場影響不大,只是現在退出的這件事,對行業的影響不小。”
實際上,不管雷厚義是被動或是主動,現在悟空單車的熱度都上去了。有觀點認為,雷厚義和其團隊或可趁勢借這個熱度轉型做其他。
“這個現在還在考慮當中,大家太熱情,還沒反應過來。”雷厚義表示,“消費金融這一塊,是我們老業務,我們會繼續把這個業務優化。此外也在斟酌新的方向,怎么合理的去消化這個流量也是會考慮的。”
(實習生王琳對本版稿件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