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6

擅闖中國領土、叫囂不懼開戰,印度要搞什么?

2017-07-03
来源:俠客島

  最近,中印邊境不太消停。

  從6月26日起,中國外交部、國防部連續對印度媒體“爆料”的“中印邊境兩軍對峙”事件進行表態,外交部發言人更是拿出照片,證明印度邊防人員非法越境”;

  而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陸軍參謀長號稱,印度此次是在為“2.5線戰爭”做準備,應對中國、巴基斯坦和國內的安全威脅,并聲稱“2017年的印度已經和1962年不一樣了”。

  所謂“2.5線戰爭”,提法來源于1960年代冷戰時期的美國。當時美國擔心蘇聯和中國在歐亞的威脅,提出要“在歐洲應對一場大規模戰爭,同時在亞洲應對一場大規模戰爭,在世界其他地區應對一場小規模地區沖突”(1+1+0.5)。

  至于1962?那一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印度的結局是“慘敗”。

  那么,回到這次,到底邊境上的沖突是什么情況?

  事端

  其實,根據印度媒體的報道,這場對峙從6月16日起便已開始。印度的說法是,“印度總理莫迪聽取了國家安全顧問和外交部長的報告,稱中方使用推土機拆掉了印度之前設立的碉堡,但雙方邊防部隊沒有發生爭吵和直接的肢體沖突”。

  不過,印度媒體的報道也前后矛盾。之前,該國媒體稱“中國軍隊越過錫金段邊界線入侵印度領土”;28日《印度斯坦時報》則援引該國陸軍參謀長的話說,“印度領土并未遭受入侵”。

  而根據中方外交部、國防部的回應,事情的緣由則是解放軍在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時,印度邊防人員越過中印邊界的錫金段,進入中方境內,阻撓中方施工。

  陸慷展示的照片可以清晰看到,印度士兵和車輛明顯越過了作為邊界線的分水嶺,進入到中國境內。這張照片拍攝于6月18日。

  既然該國陸軍參謀長承認“印度并未遭受領土入侵”,為何又要作出“準備2.5線戰爭”、“印度已非1962年時”這樣的強硬表態?

  這其中有歷史和現實兩重因素。

  歷史

  從歷史角度,我們先要搞清楚“中印邊界錫金段”是什么東東。

  說來話就長了。簡而言之就是,錫金這段的邊界,依據的是1890年就簽訂的《中英藏印條約》。該條約當時劃定的是西藏和錫金的邊界,而在1975年印度吞并錫金之后,就變成了中印邊境。

  根據這一條約,西藏和錫金的邊界是一座分水嶺,界線是山的頂端。這也就是外交部29日展示之照片中的那座山的頂端,照片中劃出了那條紅線——

  外交部的聲明說得很清楚:“根據這一條約規定,洞朗地區屬于中國領土,印軍越界地區的分水嶺非常清楚。印軍越界進入了中國領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印軍此舉違背了歷史界約,也違反了印度歷屆政府的承諾。”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印度越界之后,進入的是中國的洞朗地區。這個地區位于西藏南部,是中國、印度(錫金邦)、不丹三國的交界處。而印度、不丹,正好就是中國鄰國中唯二沒有與中國簽訂明確邊界協議的國家(不丹同中國仍未建交)。

  而由于《中英藏印條約》簽署于100多年前,當時的邊境劃定非常粗糙,跟新中國之后與其他國家簽訂的精確邊界劃分不可同日而語;但洞朗地區,則一直屬于中方領土且中方實際控制(上世紀不丹邊民要進入洞朗過牧需征得中方同意并繳稅、中方邊防部隊和牧民每年在此巡邏放牧且修有設施等)。

  由于這些原因,中印經常在邊境相持。最近一次有影響力的對峙發生在2015年9月,當時印方派兵越界到中方實控線一側1.5公里,拆除中方一個在建的哨所,引發中方軍隊采取反制措施,增加了軍隊部署。

  而此前,即便是中印在邊境東段的“對峙”不斷增多,也從不曾發生在錫金段的邊界。事實上,中印雙方都認為中印邊界的錫金段沒有爭議。2017年年初,中國駐印大使還提出,雙方可以商談錫金段的邊界條約,爭取實現邊界談判的早期收獲;印度外交部發表的聲明中,也并認為對主權歸屬問題提出任何懷疑。

  那為什么印度又突然在這里跳出來搞事情呢?

  控制

  這就涉及到現實因素:不丹是在印度的控制范圍之內。

  6月30日,印度外交部在“沉默”數天后終于發表聲明做出解釋:“應不丹皇家陸軍的要求”,印軍主動要求出來替不丹“出頭”。

  聲明稱,中方正在修建的道路將深入(inside)不丹領土,不丹要求恢復到2017年6月16日時的狀況。“基于不丹皇室與印度政府在涉及共同利益的事件上的磋商傳統,并與不丹皇室協調后,在洞朗地區的印方人員前來抵制中方,目前抵制仍在繼續”。

  聲明同時對印度“熱心助人”的舉動做出解釋:“這樣的道路建設意味著極大地改變了現狀,對印度而言具有嚴重的安全內涵”。

  雖然印度言之鑿鑿,稱是不丹有這個需求;但事實上,不丹的聲明里,壓根沒有提到需要印度“出面”,也沒有說和印度磋商過。不過,以印度對不丹的控制程度,顯然稍后不丹也不敢站出來澄清事實。

  其實,懾于印度的“淫威”,不丹一直小心翼翼地不敢觸犯南亞霸主。

  2013年7月不丹大選前,印度赤裸裸地宣布,停止對不丹家用煤氣和柴油的補貼——這一舉動,立即使當時執政的和平繁榮黨落敗;幾年前,不丹前首相吉格梅,不過是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時同中國領導人進行簡單會面,這就已經讓印度決心要“痛下殺手”。

  同時,由于洞朗地區的地理位置過于重要,“兵家必爭”,因此印度一向視解放軍在這一區域的部署為“威脅”。直到現在,印度方面自己設定的作戰設想,都擔心解放軍會從這里經過錫金南下。

  另一個因素就更有意思:發生在6月中旬的“對峙”,為何偏偏在莫迪訪美時被大肆“爆料”出來?罕無人煙的邊境地區進行的對峙,視頻顯然只可能在軍人手上,私營的印度媒體如何能夠得到呢?合理的推斷只能是:這是印度官方給媒體喂的料。

  那么,印度官方為什么要這么做?

  手段

  首先,這也不是印度第一次告“洋狀”了——1998年印度核試驗時,印度前總理瓦杰帕伊就曾寫信給克林頓,稱“中國威脅”導致了印度要發展核武器。

  這次呢?難道是莫迪為了采購美國的先進防務技術和設備,特意釋放出“中國威脅”,也讓特朗普看到印度在亞太區域內具有平衡中國的價值嗎?

  如果是這樣,莫迪訪美似已達到目的。兩國發表的《聯合聲明》重申了美國對印度的戰略定位,稱印美緊密的伙伴關系是這一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核心(central)。美國仍將支持印度早日成為核供應國集團、《瓦森納協定》、澳大利亞集團的成員,重申美國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同時,特朗普承諾維持奧巴馬時期與印度的高水平防務合作,承認印度是美國“主要防務伙伴”;出售給印度的22架“捕食者無人機(Predator Guardian drones)”,是美國的北約盟友才享有的“待遇”。

  如此看來,莫迪訪美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也該在這一問題上收手了。但是,為什么仍舊沒有撤兵呢?

  另一種猜測:莫迪試圖將中印邊界問題的談判路徑按照印度的期待來進行。畢竟,2015年訪問中國時,莫迪就兩次提及要澄清實控線:“我認為,澄清實際控制線將大大有助于我們努力保持和平與安寧,請求習主席重啟澄清實際控制線的停頓過程。”

  然而,中方卻認為,雙方應該尋求“綜合性的舉措來控制和管理邊界以確保和平和安寧,而不是必須只有靠澄清實控線這一舉措”,雙方“可以嘗試達成關于邊境行為準則的協議”。

  第三種猜測則具有一定程度的“陰謀論”色彩:難道印度要重演吞并錫金的故事,把不丹發展為下一個“錫金邦”?——當年吞并錫金的方法是,先找個由頭,讓錫金國內的反印(或親中)力量暴露出來,后借機以保護錫金的名義,把印度軍隊開進錫金,逐步清除掉反對勢力,最后再通過錫金議會投票表決,“自愿”加入印度,實現錫金滅國的“愿望”。

  2009年印度標語:“拉薩、北京,我們會去的”

  莫迪政府上臺以來,提出了“周邊第一”的政策,將南亞鄰國放在外交的第一位。為此,一方面,在同周邊國家的傳統爭議問題上大膽作出妥協(如印孟在領土互換協議、海上劃界等問題上的大膽突破),改善同周邊國家的關系;另一方面,尋求通過進一步的聯通將南亞鄰國同印度“捆綁”。

  比如,印度現在搞的小型南盟BBIN(孟加拉、不丹、印度和尼泊爾),就在不斷推動《BBIN機動車協議》和《BBIN鐵路協議》。按照這一協議,這些國家可以和印度互聯互通。

  不過,就在孟加拉、印度、尼泊爾議會相繼通過這一協議后,不丹全國委員會(亦上院)否定了這一協議。其給出的理由是,“如果其他國家機動車都可以進入不丹,將給不丹帶來更多的污染和環境破壞”——而深層的擔憂,則是關于印度人大量涌入只有70萬人口的不丹的國家命運之擔憂。

  因此,此次印度“一反常態”地與中國軍隊相持(在此前從未對峙的中印非爭議地段、主動替不丹“出頭”),是否是在尋找往不丹加強派駐軍事人員的機會?

  答案不得而知。但對不丹王室而言,真正考驗政治智慧的時候到了。而不丹王室的“主動”民主化,將可能招致的禍福,也有待歷史檢驗。

  至于印度陸軍參謀長叫囂戰爭的言論,除了國防部發言人敦促其停止此類言論的表態外,網友的留言態度則更明晰:印度的確不是1962年時了——當時,印度和中國國力相當,現在印度則遠被中國甩開;而2017年和1962年的印度的相同之處在于,都認為自己很強大。

  文/醉臥沙場(南亞問題學者)

  美國媒體近期報道,根據公開視頻顯示,西藏軍區機步旅近日組織演練,某新式輕型坦克出現在雪域高原。這款35噸級的新式輕型主戰坦克,為了適應山地作戰,炮管專門調高了位置,此外炮塔的正面防護也比96A坦克更強,遠超印度的90S主戰坦克。請介紹這型坦克的有關情況,它的部署是否是針對印度?

  國防部:近日,一款新型坦克在西藏進行了高原試驗。該試驗旨在對裝備性能進行檢驗,不針對任何國家。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