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始終將經濟增長與核武開發列為核心議程。觀察者發現,這一并行路線的結果是漸進的市場化改革,這與西方素來對朝鮮的成見有所不同。
天還沒亮,一群外國記者們就被叫醒,他們被沒收了手機,登上一輛大巴。他們在平壤,而朝鮮官員們堅持表示,這些外國記者將要見證一個“重大且重要的事件”。當時氣氛相當緊張,各方擔心美國可能會瞄準朝鮮首都,而金正恩(Kim Jong Un)政權很可能要展示武力。
然而,目的地卻是另一番景象。當記者們下車后,他們看到的不是洲際彈道導彈,而是一條寬闊的道路,兩側林立著高樓。全球媒體受邀見證的是黎明大街(Ryomyong Street)在今年4月的竣工儀式,對于朝鮮人而言,這個建筑項目已成為該國經濟發展的象征。
自5年前上臺以來,金正恩一直公開將經濟增長和開發核武器列為議程的核心,這一雙軌政策被稱為“并行路線”(byungjin line)。
據眾多朝鮮專家、情報消息來源、以前在朝鮮居住過的人以及商務旅客稱,并行路線的結果是漸進的市場化改革,帶來私營企業快速壯大和生活水平提高,與西方對這個昔日的斯大林主義國家的成見有所不同。
“北韓已從一個控制非常嚴密的國家社會主義經濟變為一個基本上在進行市場化的經濟,”美國的朝鮮人權組織“自由北韓”(Liberty in North Korea)的Sokeel Park表示,“現在可能是前進兩步,后退一步,但長期而言,真正壓制并回到由政府管理的經濟似乎非常難了。”該組織每年幫助數十人“脫北”。
在美國試圖通過新的制裁向金正恩政權施壓之際,朝鮮經濟正展示出活力的跡象,這可能意味著更難讓制裁措施起到效果。曾被朝鮮關押的美國學生奧托?瓦姆比爾(Otto Warmbier)去世,很可能會加大美國的壓力。
對朝鮮經濟的任何分析都必須謹慎。這個孤立國家的可靠經濟數據很少,各方的估測大相徑庭。對201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幅預期介于-1%(韓國央行(Bank of Korea))和9%(現代研究所(Hyundai Research Institute))之間。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分析師肯特?博伊茲頓(Kent Boydston)表示:“準確計算朝鮮GDP的挑戰很多,主要原因是缺乏可靠的宏觀經濟數據。”
但對于密切觀察這個“隱士王國”的人而言,變化的跡象相當明顯。特別是,薪資飆升,被稱為“donju”的富人階層迅速壯大。
一位前美國情報官員表示:“當你到了平壤,你會發現變化是顯著的。路上跑著汽車,該市的天際線是以前從未有過的。”他指出,以前很少使用的商品正被越來越多的人使用,例如太陽能電池板和空調。
促進了事實上的私營企業的繁榮的改革,幾乎完全是非正式實施的,官方媒體幾乎沒有提及。曾在平壤生活過的首爾知名學者安德烈?蘭科夫(Andrei Lankov)表示,金正恩不能讓人看到他質疑他父親和祖父(兩人都批評過自由市場)留下的意識形態遺產,以免他自己的地位被畫上問號。
“金正恩決定做一些他父親害怕的事情,他已開始引入市場經濟的重要元素,”蘭科夫教授補充稱,“他基本上是在說,現在可以經商了,但這不意味著放開政治。”
實際上,金正恩正采取初步措施,實施中國和越南在最近幾十年都使用過的模式,即通過市場改革促進經濟增長,同時保持嚴厲的政治控制。
***
金正恩并未留下多少明顯的指紋。分析人士表示,他的一部分手段就是不做任何事情來打擊草根私人企業。另一方面,選擇資深官員執掌經濟領域表明,金正恩在乎經濟增長。4月份主持黎明大街(Ryomyong Street)竣工儀式的是樸鳳柱(Pak Pong-ju)。2007年,樸鳳柱因推動市場化改革而被免去總理職位,但如今他在掌管朝鮮經濟。
韓國統一研究院(Korea Institute for National Unification)研究員林崗澤(Lim Kang-taeg)指出,“市場行為發生在國家控制的界限以內”。他接著說:“金正恩被視為一個務實的人,他在一定程度上容忍市場行為,想讓人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在蘭科夫教授等朝鮮觀察人士看來,結果是“生活水平和經濟活力的顯著提升”,餐館和市場數量越來越多就是最明顯的證據。
這些“自由市場”(jangmadang)既有官方的,也有非官方的,它們在近幾年里增加得非常快,如今日趨成為購買消費品的首選場所。根據首爾的政府智庫韓國開發研究院(KDI)對逾1000名脫北者進行的調研,85%以上的朝鮮人到這些市場購買食物,而依靠國家配給的比例為6%。
近幾年來,工資水平似乎也出現了指數級增長。韓國開發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過去10年里,官方國有部門的工資增加了逾250%,至每月約85美元(超過7.5萬朝鮮元),而在非官方的“副業”崗位(比如私企),薪資增加了逾1200%。今年初,時任韓國國家情報院院長的李炳鎬(Lee Byung-ho)估計,如今40%的朝鮮人在從事某種類型的私企工作。
“朝鮮經濟是非法的——或者叫非官方的——經濟,”講述朝鮮正在浮現的資本主義的《朝鮮機密》(North Korea Confidential)一書的合著者丹尼爾?圖德(Daniel Tudor)說,“朝鮮正從封建主義過渡到裙帶資本主義。”
圖德說,這些非官方的企業通常是在政府各部的內部設立的,富人們可以賄賂官員,換取創辦企業的權利。擺脫政府的束縛之后,這些個人將放手經營自己的企業,每月從利潤中拿出一部分提成——通常是30%——交給官僚體制。“這就像是一種稅收,”圖德說。
除了默許私人企業,金正恩還實施了更廣泛的農業與工業改革,給予經理人更大的責任和自主權。
“有關朝鮮的最大錯覺是,一切都是由國家運營的,”朝鮮交流中心(Choson Exchange)的安德烈?阿布拉哈米安(Andray Abrahamian)說,“金正恩的‘品牌’與經濟聯系在一起,這種修辭關聯跟生活和消費品質量的提高相吻合。”該中心通過提供商業和營銷培訓來支持朝鮮企業家。
在到過朝鮮29次的阿布拉哈米安看來,現在甚至有了朝鮮企業集團——類似于韓國的“財閥”(chaebol)——逐漸形成的早期跡象。
“朝鮮在某種程度上發生了企業集團化的趨勢,跟你在日本或韓國看到的沒什么區別。有些行業的利潤更加豐厚,導致大家爭先恐后地往里擠,”他說。
阿布拉哈米安提到了馬息嶺(Masikryong)的例子。該集團經營一處滑雪場,生產瓶裝水,還運營公交和旅游業務。朝鮮國家航空公司高麗航空(Air Koryo)也是如此。該公司同時經營著平壤的幾家出租車公司之一,不久前又開始銷售野雞肉罐頭。
朝鮮戰爭結束后,朝鮮經濟一度發展迅猛,領先于其國境以南的鄰國,但在20世紀后期開始走下坡路,最終跌入谷底,90年代中期的一場大饑荒更是造成了數十萬人死亡。
雖然此后“草根資本主義”的發展使經濟有所起色,但朝鮮經濟尚未利用好高盛(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權具熏(Kwon Goohoon)所稱的“強大的未開發潛力”,包括充足的勞動力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煤炭、鈾和鐵礦石。
即便出現了少量改革跡象,但朝鮮經濟仍受困于電力短缺、設備老舊,以及因為平壤方面搞核試驗而招致的制裁措施。
在“自由北韓”的Sokeel Park看來,朝鮮投資環境相當險惡,而且這個國家“強烈的孤立主義本能”是一個不利于投資的因素。
他說:“哪個實體對北韓制裁最重?正是北韓政府。”他舉了2014年埃博拉(Ebola)疫情爆發時平壤方面的反應為例,當時平壤干脆對游客(每年只有幾千人)關上了大門,盡管東北亞地區并未發現埃博拉病例。
據官方的朝鮮中央通訊社(KCNA)報道,今年5月朝鮮政府舉辦了一個貿易展會,來自印尼、意大利和白俄羅斯等國家的230余家公司參會。主持展會的一名官員表示,此次活動將增進友誼、推動地區發展。
然而,投資者不太信任朝鮮國內主要靠關系的商業經營模式以及缺乏規則的現實。事實證明,能夠應付該國復雜商業環境的外來人只有中國的朝鮮族人,他們會講朝鮮語,并與故國保持著必要的聯系。
缺乏真正的外國投資可能是朝鮮政權的一個心病,近年平壤方面大力宣傳分布在全國各地的24個經濟特區。
今年3月,金剛山(Mount Kumgang)國際旅游特區宣布有意從海外實體引進2000萬美元投資,用于建造一艘配有賭場的游輪,將往來于東南亞、朝鮮和俄羅斯之間的水域。
盡管朝鮮官方在博彩領域表現出了靈活性(朝鮮其他地方禁止賭博),但不清楚該計劃是否引起了興趣。
“在朝鮮的新興經濟領域,唯一失敗的就是外國投資,”蘭科夫教授說道,“外國人來了,卻發現他們必須建造所有的基礎設施”,或者他們的投資全被騙光。
外界對朝鮮興趣不大,使得朝鮮只能依賴于中國,后者是朝鮮最大的貿易伙伴和長期盟友。
“朝鮮已經意識到他們過于依賴從中國進口了,這使得北京方面對他們擁有巨大杠桿。”美國一位前官員表示。
鑒于平壤方面已加快推進核武器計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受到了來自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壓力,要求中方對金正恩采取更嚴厲制裁。今年2月,中國暫停從朝鮮進口煤炭——據權具熏估計,此舉可能使朝鮮每年減少10億美元收入。
然而,沒有多少人相信中國在盡全力向朝鮮施壓,最近特朗普就宣稱中方的努力已告失敗。他在Twitter上寫道:“盡管我非常感謝習主席和中國在朝鮮問題上幫忙的努力,但這件事沒有成功。至少我知道中國嘗試過了!”
與此同時,北京的官員們也拒絕接聽平壤同僚的來電。
作為回應,朝鮮在官方媒體上批評了其資助者。“他們迫切地想要找到中國以外的投資者。在他們的頭腦里,除了中國什么地方的都可以,”朝鮮交流中心的阿布拉哈米安表示。
英國《金融時報》 布賴恩.哈里斯 首爾報道 Kang Buseong補充報道
譯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