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2

文字中細味風景 也斯的旅遊文學

2017-07-23
来源:香港商报

 

  說到香港書展,不能不提到香港文學,香港著名作家、詩人也斯(梁秉鈞)曾是2012年香港書展的年度致敬作家,被認為是香港最有代表性的本土作家、本土詩人。也斯是一個特別具有現代性視野的香港作家,他對於香港的觀察與描摹都體現出一種現代性的語言高度。7月19日,陳智德博士、羅貴祥教授以及鄭政恆展開了以「越界之旅:也斯的旅遊文學」為主題的講座,並與讀者分享了也斯先生的旅遊著作,在文字中細味風景,緬懷與致敬也斯先生。 香港商報記者 黃鶯

  作品與「旅程」息息相關

  時至今日,旅遊文學的內涵不斷擴充與豐富,隨著每人不同的身份與責任,他們的文學記錄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也斯的作品不徒然記錄山水,而是藏有家國歷史和異地情懷,這些都有待讀者跟從他的視角,領略他的知識和經歷。也許,旅遊著作只是各人一趟觀察世界與審視自我的旅程,而作為讀者在閱讀作品之餘,更應細味風景與人情之間的關係。

  也斯50年從無間斷的書寫,「遊」在他的詩、小說、散文以至攝影,處處可見。「在不同顏色的等高線裏/我們開始對話」(《重畫地圖》)也斯自言:「我多年寫作無意中暗含一個貫穿的母題:對『遊』的題材的喜愛,對不同空間的探索,對『異』文化的接觸與反思」(《越界的行程》)。他「越過了疆界和旗幟」,在「喜愛」、「探索」、「接觸」、「反思」之間,開展對話。德國學者顧彬說也斯是「罕有地具國際視野的香港作家」,其作品既遊於世界又同時在思索香港。

  談及也斯的散文作品,陳智德博士表示,也斯的散文作品中有很多是和「旅程」有關,而並非單單的「旅遊」體驗。也斯認為旅行除了單純的遊玩外,應有一個自覺的思考,「也斯在作品中更重視的是思維的傳遞,他期望讀者在這些歷程中有一些對旅行的反思。」陳智德博士說。

  與山水背後的「人」對話

  陳智德博士在現場與讀者分享了也斯的《污染的溪水》,在文章中,也斯寫自己原本以為要去的礁溪是個有農村風味的小地方,不意首先遇見的卻是一條為招引日本旅人尋歡作樂而亮起「小紅燈」的市街;作者本要去觀賞的是五峰旗瀑布的美麗及其流水的明淨,但卻發現流經市街的溪水已混入紙皮、果屑和污水潭的髒水而變得混濁……陳智德博士稱,也斯的旅遊文學有很強的自省力,「也斯會反省作為遊客,旅遊會對當地環境帶來哪些破壞與污染,這些都是很有反思性的旅遊文學。」

  鄭政恆認為,也斯的旅遊作品並非單純關注奇山異水、城市萬象,而是和山水背後的「人」對話,看到不同的文化並理解其中的差異。鄭政恆說,「也斯去到不同的地方,學習到的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此外,不要太快用自己的內心世界去透射外面的世界,真正進入到這個世界才能有所發現。」

  在美食中體驗風土人情

  羅貴祥教授表示,也斯認為真正了解一個地方,需要和當地人進行溝通,想象他們的生活,而非通過一些第二手甚至第三手的資料,很多與當地人的對話在也斯的詩中都有體現。「很多時候,我們去旅行都說別的國家多好,其實旅行更多的是自我教育,或是發現思學。」

  此外,也斯是詩人中的美食家,更是美食家中的詩人,他還喜歡通過當地的食物來了解風土人情。也斯愛寫美食,曾分別以食物為主題,出版過散文集《人間滋味》、詩集《蔬菜的政治》。

  也斯(1949-2013),本名梁秉鈞,香港文學重要作家,上世紀60年代開始創作,曾任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主任,也斯在詩歌、散文、小說、文學評論、文化研究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詣,其小說《布拉格的明信片》、詩集《半途——梁秉鈞詩選》分別獲得香港市政局第一、四屆中文文學雙年獎,他還曾獲「大拇指詩獎」、「藝盟」1992香港作家年獎。著有散文集《神話午餐》、《山水人物》,詩集《雷聲與蟬鳴》、《遊離的詩》,小說集《剪紙》、《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後殖民食物與愛情》,攝影集《也斯的香港》等。

[责任编辑:文化东方]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