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芳村長(左二)向遊人介紹象山新三棟屋現況。
【香港商報網訊】今年香港博物館節籌劃了老房子故事系列——「邂逅!村長」,上期專刊已介紹了沙田王屋村,今期續說另一老房子「荃灣三棟屋」的故事。7月2日有點陰霾的下午,年過70歲的陳桂芳村長在已變身為博物館的三棟屋漫步「時光隧道」,與遊人細訴老房子的新舊故事。
香港商報特約記者 梁美儀
陳村長指出,當年舊居就在非遺展廳的中間。
三棟屋對聯見證陳氏先祖難中尋志節精神。
1786年擇吉入伙風水極佳
客家人古時輾轉流離,三棟屋陳氏族人的遠祖也不能幸免,他們從北方移至福建汀州府寧化縣,後遷至廣東五華龍川,其後人口增長快,繼續南下至惠州淡水,所以在淡水沙田鎮建有太公墓。18世紀中葉,部分族人由新安縣羅芳徙居屯門、打鼓嶺及離島等地。
陳村長憶述,三棟屋的始祖陳任盛跟隨其伯父擇居荃灣,其伯父在老屋場(今大窩口)關門口村建有祠堂,陳任盛則在現時大窩口的亞斯里堂對出山坡挖地耕種,陳任盛與4個兒子經多年努力,耕種有成,財富積聚,人口增加,遂產生建村念頭。長子健常當時看中牛牯墩西部一地,發現風水極佳,便在該處立村,稱為三棟屋村,1786年擇吉入伙。
陳村長指着展覽廳內三棟屋村的舊照片,介紹村內建有供族中子弟讀書的南園書室和天后廟的位置。而三棟屋博物館內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廳中間部分原來是他的祖屋,也是他出世的地方。
1959年的三棟屋。
1970年代三棟屋。
橫樑承托宗祠中廳及下廳
這座建築物為何稱為三棟屋呢?陳村長解釋,三棟屋主要分為三部分,即是宗祠、中廳和下廳,每一部分的屋頂都是由一條橫樑所承托,而這條橫樑又可稱為棟,三棟屋這名字就由此而來。
三棟屋大門的對聯,寫上「帽山舒鳳彩,灣海獻龍文」,「帽山」是指三棟屋後面的大帽山,「灣海」是指村前對出的海灣,這副對聯讓我們聯想到昔日三棟屋的四周環境。
陳村長回憶,50年代荃灣的居民多以耕種和捕魚為生。大河道是一條大渠,渠水流向海灣,現時沙咀道大鴻輝廣場對出已是海旁,漁民多聚集於此兜售漁獲。農耕者每當收成時,會將農作物拿去蔬菜收集站買賣,位置是現時城門谷游泳池附近的天橋。
中廳屋頂懸着奪目子孫燈
陳村長領着我們來到中廳和祠堂,中廳屋頂懸一盞色彩奪目的子孫燈,昔日當有男丁出世時就會點燈。他說現時已沒有這個習俗了。祠堂位於中軸線上,擺放了陳氏先祖的神位,正門石楣上刻有「陳氏家祠」四字。從舊照片中,可見貼在祠堂兩旁的對聯「創亦難守亦難知難不難、大丈夫只在難中尋志節。耕也樂讀也樂能樂便樂、士君子且從樂處用精神。」見證數百年前客家陳氏先祖在顛沛流離中,憑着「難中尋志節」、「從樂處用精神」為子孫後代創立美好的生活。對聯雖為陳氏族人家訓,但對任何人都有鼓勵作用。陳村長說,昔日紅白事都在祠堂進行。白事儀式完結後,亡者會送到荃灣原居民墓園殮葬區——大帽山川龍響石墳場土葬,這個傳統保留至今。
陳氏族人由1786年起在三棟屋村安居樂業,不過隨時代變遷也發生變化。第一次世界大戰平安度過,第二次大戰時日軍侵港,族中婦女為免遭日軍蹂躪上山避難。1967年香港發生暴動,學歷高及經濟條件優越的族人掀起移民潮,現時多分布於英國和加拿大。
1985年的三棟屋。
修復前的三棟屋(1985年)。
1979至1980年搬象山重置
60年代初香港政府發展荃灣為衛星城市。200年古村三棟屋與現代化城市發生劇烈碰撞,荃灣地鐵在規劃中需穿越該村地底。陳村長是當年搬遷委員會成員,搬遷遇到的種種困難仍歷歷在目。他說,當時港府提出以老圍象山之地賠償,一分地為一間屋,一分地為435.6呎。村民不滿意搬遷原因,皆因當時象山的環境似亂葬崗,經過多年談判後,終於在新界理民官許舒斡旋下達成協議,1979至1980年村民搬至象山的新三棟屋村重置屋。
三棟屋雖然經歷200年,但由於保存得很好,政府於1981年將它列為法定古蹟,1987年在原址重修成三棟屋博物館後,正式開放予市民參觀。去年三棟屋博物館設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透過多元化的教育和推廣活動,提升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和了解。陳村長感觸說,30多年來荃灣發展迅速,三棟屋作為博物館,留下前人的生活記憶和痕迹,讓後人來理解荃灣的歷史,「我們的搬遷是值得的!」
現有110多幢住約2000居民
陳村長指着象山新三棟屋村的照片說,現時連丁屋範圍共有110多幢,每幢3層,居民約2000人,大多是用作出租,真正陳姓的原居民已不多。象山新的「陳氏家祠」於1986年10月落成,當年的港督尤德爵士贈送書上「民德歸厚」的匾額祝賀,而當時的新界政務署長許舒博士和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更親臨為陳氏家祠重建落成作主禮嘉賓,可見三棟屋在荃灣圍村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