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深圳公立医院:念好「改」字诀 增强获得感

2017-08-14
来源:新華社

  打破铁饭碗,实行去编制化的岗位绩效考核;整合基层医疗资源,推动医疗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推行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2013年以来,深圳以「强基层、建高地、促健康」为主线,在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道路上念好「改」字诀,进一步提升了医务人员和病患者的获得感。

  5年前入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黄志恒,目前是该院内分泌外科副顾问医生。医院在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大胆改革,不设行政级别,破除事业编制,实行岗位绩效考核,让「单位人」变为纯粹的「社会人」。

  黄志恒说,医生的天职就是看病。「我可以将身心完全投入在看病这一件事上,在每个病人身上花的时间也更多更仔细,且不同科室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外科无法解决的问题,随时可以邀请其他科室专家集体会诊,共同解决问题。」他说,通过绩效考核,个人薪酬与医院收入脱钩后,医务人员不再为创收所牵绊。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李咏梅表示,医院推行人事制度改革,拥有独立人事自主权,选人聘人流程更加专业和严格。合同聘用制打破了编制铁饭碗,有效破除了「高工资低效益」的「冗员」困扰,进一步调动了员工积极性,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流动。

  今年8月10日,深圳市民周女士在黄志恒所在的科室看病后,切除了右甲状腺。她注意到,手术前后医生并没有给自己使用抗生素,仅仅在术后给她用了几瓶葡萄糖。

  2013年以来,深圳从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入手,建立「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的财政补助新机制,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费用、理顺医疗服务价格、规范药品使用和医疗行为等措施后,公立医院体现「公」字优先,让老百姓获得更多实惠。

  深圳于2012年取消所有公立医院和社康中心的药品加成。改革后,同步提高诊查费收费标准并由医保统筹基金支付,保障收入减少部分得到合理补偿,「药占比」从改革前的38.7%下降到2016年的30.6%。

  家住深圳市罗湖区的76岁陈大妈,4年前做了髋关节置换手术留下了后遗症,加之下肢静脉血栓,行动不便。想给腿换个药做个按摩,都得让家人抱着上下楼去医院。「如今,有签约家庭医生直接上门帮我治疗,解决了我的大问题。」她说。

  2015年成立的深圳罗湖医院集团,整合罗湖区内5家医院和35家社康中心,从整合医疗资源、强化社康中心建设等多环节入手,探索出一条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在该集团试点的「总额管理、结余奖励」的医保支付激励机制,对签约居民的住院医保进行总额管理,每年结余部分可留在医院集团,既可以提升居民健康管理效率,又可以控制人均卫生支出,成为推进分级诊疗的医改样本。

  深圳市卫计委主任罗乐宣表示,分级诊疗是医改的大势所趋。今年,深圳市将推广以「罗湖模式」为代表的紧密型医联体,建成10家以上基层医疗集团,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以医院为重点」向「以基层为重点」转变,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记者 周科毛思倩)

[责任编辑:肖静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