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丽慧
时隔三年,陈海波依然清晰地记得台下的巨大嘲笑声。
“我们要开设24小时无人值守智能零售店”,2014年11月10号,在上海喜马拉雅酒店举行的一场普通发布会上,会议的主办人、刚回国的陈海波没有想到自己的这句话会被台下众多观众所嘲笑。
对此深有感触的还有缤果盒子创始人陈子林,从2016年决定转型做无人便利店项目后,团队中层的人几乎走了一半,原因是“不太靠谱”。
而所有事情的转机来自亚马逊突然宣布推出线下实体商店,Amazon Go。虽因技术问题暂时延迟了开店计划,但Amazon Go就像神话里的普罗米修斯,点燃了无人零售这场大火。
“感谢Amazon GO,让我们看到了无人便利店的可行性”。2016年12月5日的早晨,当陈子林打开手机,在看到公司微信群中被刷屏的Amazon GO时,激动的说到。
此后,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倒下。
短短半年多时间,无人便利店赛道上现已布满诸多玩家。有以阿里、苏宁、京东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电商零售巨头;以娃哈哈、罗森、好邻居等为主的传统零售企业,还有缤果、小麦、Eatbox等新兴创业公司相继入局。而像以旷世科技为代表的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也以提供技术的方式参与到这场竞争中来。
看上去,继共享单车后之后的又一次风口已经到来。
尽管赛道上的玩家们在技术、运营逻辑和商业化方向各有不同,但都是旨在利用各种技术和大数据,打通零售前后端,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解决用户的购物场景和体验,真正做到便利。
但这并不意味着零售业一夜之间就进入“无人”时代。相反,处于落地测试阶段的技术,没有经过规模化验证的模式,不确定的政府监管政策等,离人们期待的理想终局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走。
风口之上众势力追逐
今年年初,启明创投合伙人黄佩华在拿到缤果盒子的BP时,合适的标的只有其一家;淘咖啡的负责人多马在去年调研时,无人店还没有像今年这么火,但几个月后,无人便利店的火爆程度让人大吃一惊,好邻居董事长总经理陶冶对此深有感触,“我的桌子上放着几十份无人便利店的商业计划书”。
无人店暴涨的时段集中在今年的6、7月。6月27日,F5未来商店获3000万元的A+轮融资。7月3日,缤果盒子获超过1亿元的A轮融资,并计划一年内在国内铺设5000个网点;7月18月,小麦便利店获由洪泰基金、晨山资本联合投资的1.25亿元人民币首轮融资。
随后,在7月8日第二届淘宝造物节上,阿里巴巴推出的无人超市“淘咖啡”又把火吹的更旺。
于是,拿到钱的企业正在摩拳擦掌大展一番身手;没有拿到钱的公司,利用这个时机,谋求融资。而想追赶风口的创业者们也在招兵买马,准备迎风而上。
这段时间EATBOX项目负责人安利英比以往更加忙碌,外界对无人便利店的热情超过她的想象。“这是我42年来接受的最多次采访了,”说这话的时候,她刚轮流接受完日本和天津电视台的采访。同样忙碌的还有陈子林,“加盟商发现座机电话打不通,就去工商局查了我的电话。”在公司公布的5个招商的座机被打爆后,陈子林的私人电话也被“沦陷”。
此外,多家投资机构均对网易科技表示,最近都在看无人便利店,且接到的无人便利店商业计划书越来越多。
无人店在2017年集中爆发:一方面,技术发生变革,物联网技术、视觉识别技术、以及移动支付技术等已经成熟到一定程度。为无人便利店提供技术保障;另一方面,电商冲击传统零售的环境下,日趋高涨的房租、人力成本和低利润让零售业急需找到新的变革。
根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自助售货行业分会内部分析材料显示,2017年国内无人店行业将迎来一个起始年,预计未来的两年内,更多品牌企业将进入无人店领域,无人店将成为零售业最具爆炸性的新型业态之一。
“不用等到两年,我预计今年下半年或最迟明年上半年就会有一批创企拿到融资。”在新街口外大街28号的普天德胜的孵化园的一层里,赵亮的Fastx-Box在做最后的测试的与安装。去年年底的Amazon GO横空出世,使赵亮决定转型,聚焦到无人便利店领域。
但事实可能不如赵亮所想的那般乐观。某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对网易科技透露:“目前,有约十多家的无人便利店项目正在进行内侧阶段,但业内的投资机构选择观望和等待时机居多,出手者甚少。技术不成熟,算不过账来是投资人们担忧的要点。
光速中国投资经经理Stella的观点可能会代表部分人的观点,“无人便利店还处于较早期阶段,目前的几种技术主要的不是说不成熟,而是没有到可以把帐算得过来的程度。”
此外,小麦便利店副总裁全斌对网易科技进一步表示:“现阶段,几家相当成熟的无人便利店项目都已经被VC站完了队。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小麦便利店在上一轮融资时被资本所看好。
“我们再看,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标的和一些现实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连续压中多个风口的金沙江创投也对网易科技表示。
不过也有人明确表示不看好无人便利店,例如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在接受36氪的采访中指出,“站在VC角度,VC投资有它自己的模式限制,偏好是规模大的项目,并且要求短时间内做到很大的量。但便利店即使无人化,也可能很难快速爆发。”
不过这些并不能阻挡传统零售商的入局。
“电商对于传统零售的冲击,让传统零售利润率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低的状态。对他们而言,不做改变,面临的就是活不下去的境地。智能零售,通过技术的介入,让零售变得更加高效和个性化,传统零售拥抱变革的意愿还是很强的。”这是创世伙伴周炜决定围猎无人便利店的原因之一。
7月底,在经历了3天的奋斗后,安利英终于舒了口气。居然之家内部孵化的首个EATBOX落地在居然之家的世纪金源店里。而这个盒子曾在在6月15日的居然之家家具展上,吸引了大批群众的目光。
继欧尚、大润发、居然之家后,一位不愿具名的好邻居内部人士表示,好邻居已在近期以战略投资的方式入股一家创企,罗森中国也开始试点“无人收银”门店,随后全家便利已委托深蓝科技为其开发定制无人便利店收银系统;娃哈哈和深兰科技签订一份“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 Go无人店协议...........
但互联网巨头加持的第一家完全商用无人店将在8月28日落地。
最新消息显示,苏宁将于8月底在苏宁徐庄总部推出第一个完全商用的无人店,此后将现有无人店在全国多个城市复制。阿里无人店项目团队已确认被纳入“天猫新零售战略大图”,该项目计划在年底前在杭州开设第一家无人零售实体店。紧接着刘强东也宣布要在全国开设50万家京东便利店,以及大量京东无人超市。据了解,京东‘无人超市’的落地运营已经在周密部署中。
市场热度还在继续攀升,无人便利店玩家也还在陆续进场中。8月8日,天虹商场内部孵化的无人便利店Well Go在深圳南山区中心路的天虹大厦正式营业。8月17日,便利家拿到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测试后,Fast X-Box也在上周正式落地,赵亮告诉网易科技Fast X-Box已经拿到数千万天使轮融资,而后一轮融资也在进行中。
无人不是核心,最重要的是便利
在实地考察了一圈市面上的无人店后,安利英果断决定,把6月15日的居然之家的家居展作为EATBOX的首次亮相。而在这之前,安利英一直认为EATBOX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其实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别人都敢出来,我们有什么不敢做的呀”。
网易科技统计市面上现有玩家发现,现阶段,以RFID为核心的技术最为成熟,使用的玩家最多,而被称为“拿完即走”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还没有出现一家能完全落地的商业化项目。而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技术难度过高、不成熟;二、较高的成本不适于大规模的复制和扩张。
但陈海波却不这么认为。“零售智能化升级,首先要让C端购物便捷,把三到四步减少到一到两步,而不是增加步骤。”Take Go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让用户拿完即走被他认为是进步的方向。“因为看到Amazon GO的出现,国内开始出现很多蹭热点、没有技术的企业,通俗点说就是旧酒装新瓶。”
而类似的观点陈子林已经不知道被外界问过多少次,“在可控的成本范围之内提供一个大家都接受的用户体验,而且RFID技术已经完全可以支撑缤果盒子的业务跑通,我觉得就够了。”陈子林承认RFID有缺陷,不完美,但并不同意陈海波的观点。因为缤果盒子当前首要的目标是:拿到钱后,快速大规模占领市场,抢夺先发优势,在此期间,逐渐迭代技术。
“拿了就走这个技术是很炫,但现阶段它是否是最好的方式?”同为RFID流派的FastX-Box的创始人赵亮和团队在决定做无人店时把市面的现有技术研究一遍后发现,现阶段还没有出现可以成熟商用的AI技术。他表示,“早期用RFID可以让企业实现快速启动,来完善后端支撑系统,验证整套的逻辑能否行的通。”
缤果盒子的A轮投资方启明创投合伙人黄佩华进一步补充到,“无人店最理想的技术当然是AI技术。但在现有技术皆有缺陷的前提下,现阶段最实用的技术就是最适合的技术。”
“现阶段的无人便利店短期内并不具备实现规模化运营的成熟条件,现在并不说走的快就是走的好,重质量而不是只是拼数量,只有技术质变才有望渐入佳境,进入复制推广的高速扩张期。”小麦便利店副总裁全斌表示在技术没有成熟的前提下并不会盲目扩张。
目前就无人便利店的无人技术而言,三个方案上皆存在技术上的不足,但核心技术都趋于一致,如RFID、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等已经成为无人便利店最基本的技术手段。
无人店的玩家们在技术方案智能化程度的选择上也有所差异,网易科技总结了所有嘉宾的观点,对于商品技术得出两种相斥的看法:一、AI技术当前不成熟且商用化门槛高,但未来在大数据挖掘上的价值大;二、技术终将趋于一致,现阶段应先做概念和模式,快速抢占市场。技术障碍留待日后迭代 。
Amazon Go的问世,其中也包括一直在探讨新零售的苏宁,强大的线下门店能力和零售经验使其自然的切入其中。
最近苏宁云商IT总部执行副总裁、苏宁技术研究院院长向江旭一直在马不停蹄的忙碌着,8月底,苏宁第一家无人店将要落地在苏宁徐庄总部的生活广场上。“我们内部把它称为Biu,意思是很快、很炫、很酷。”
此外,苏宁针对做了无人店技术方案智能化程度的做了一个分级系统。
从上面的分级来看,级别越高,所代表的智能化程度越高,实现难度和规模化程度越高。目前国内已经落地的无人便利店大多数还处于第一阶段,更接近于大型的无人售货机或超市自助结账台,虽然技术成熟度高,但并没有体现技术带来的便捷。
而被向江旭称为全国第一家将落地的商用无人店处于第二阶段,也会用到RFID技术,消费者通过人脸识别进入进入店铺购物,出门时经过一道闸门时自动通过易支付结算。“未来我们还会继续优化技术。”
技术应用是大趋势,这么想的不止苏宁一家。
市面上现有无人店玩家均在对自己的技术在进行升级、迭代,缤果盒子、EATBOX在内的多个无人店品牌对网易科技透露,RFID并不是最终的产品技术,而是在不断的迭代、研发AI技术中,但最终是否会替代RFID还要根据具体的运营情况。
“我觉得技术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不是说哪种技术更好,而是没有达到可以把帐算得过来的程度。零售最核心是细节,我的关注点是在解决消费者便利又高品质的买东西上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并且这个方案是不是能够持久并且产生效率的,”光速中国投资经理Stell对网易科技表示。
启明创投合伙人黄佩华进一步补充到,“无论是“有人”还是“无人”,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零售的商业本质,即满足用户需求,做到真正的便利。”
除了技术 运营也是赛点
在北京北边郊区的一片麦田地边上,有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简陋工厂,这里是制作无人便利店的盒子作坊之一。
缤果盒子未来一年铺5000家,Fast X-Box三年铺3000家,F5未来商店今年在广深布局100家..........最近这段时间,订单的激增让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的焊接。因为“盒子”的规模化生产程度决定了无人店铺店的速度与密度。
“无人便利店需要快速跑马圈地”,赵亮认为“无人便利店”要想做到真正便利,除了技术更加先进外,还需要高密度的铺点。而选址能力、BD能力将是关键。
观察上述表格,可以发现,虽然各家在选址上略有不同,但社区和商超是最集中的选择。
“我们不会直接和传统的便利店竞争,而是依靠无人便利店的可移动、低成本的特点,选在社区的零售配套商业不到位、传统便利店开不到的社区。”小麦便利店副总裁全斌对网易科技说介绍到。而小麦的第一家就是落地于苏州街You+青年公寓内。
社区、尤其是高档社区作为一个相对封闭、流动性小的的区域,良好的治安环境,不仅有利于避免偷盗和破坏,也为下一步向其他区域扩张教育了市场。
但是进入社区面临着显而易见的困难。
“这需要跟每个物业公司谈判,这事要求团队有极强的BD能力,否非规模化复制的速度是受限的。我们从去年11月就开始探索,现在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BP方案,比如会告诉工作人员怎么和物业沟通。”直到现在,陈子林仍然感叹着盒子的进场难度。
据网易科技了解,大部分入驻社区的无人便利店均将通过与大型房地房商和大型物业合作,实现利润分成,从而抵消掉店铺的租金。如,EasyGo销售额的5%~8%分给物业。
可以佐证的例子有很多,如:8月15日,缤果盒子和远洋集团旗下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亿街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五年内在北京和续重共同落地1000个无人便利店。
快速规模化的前提下,几乎所有的无人便利店选择采用直营加加盟商的方式,“这也是未来大规模铺量所必须的。”全斌对网易科技表示到,但小麦便利店现阶段并不打算做加盟。
此外还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无人便利店的普及,政府监管必将接踵而至。而如何应对政府监管也是无人便利店将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没有供应链能力的无人便利店都是假零售。”安利英反复对网易表示,换句话说,在未来多点位运营的情况下如何保持高效率的供应链能力也是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毕竟一家店的运转并不代表复制1000家店也能同样运转。
启明创投合伙人黄佩华也对网易科技表示,“规模化不仅仅是对团队的BD能力、新技术使用带来的考验,同时,也对商品的供应链有着很高的要求。”
据悉,现阶段无人便利店的品类差异化并不大,无外乎为零食、饮料、日用品等,与传统便利店除了SKU上少些外并无太大区别,由于空间限制,无人便利店的SKU在300—1000之间。在供应链上,缤果盒子背靠欧尚和大润发,而EATBOX是以海外直采为主,进口商品占60%。安利英曾为BHG高级超市总经理,作为十多年的零售界老兵,她坚信自己有着其他玩家所不具备的零售上经验与能力。
此外,创业公司避开渠道中间商或代理商,直接从品牌商货拿货也将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小麦便利店,“反而这些供货商和厂商愿意支持我们这种模式,他们也在站赛道,因此,我们拿货的价格会比一般的企业还要低。”全斌对网易科技表示。
“品牌商直接和无人便利店合作的意愿还是很强的,除了传统渠道的拓展空间已经趋于饱和外,无人便利店也作为一个新兴业态,或许能够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某品牌商对网易科技表示到。
“但在早期无人便利店模式没有规模化验证,密度不够时,商品运输补货分拣,数据还在积累中,做到智能的分配和差异化补货,降低补货成本需要考验到团队的后端综合运营能力,”金沙江创投曾在一篇文章中分析。
“说到底无人便利店还是在做零售,离不开供应链的运营与管理,需要处理和人、货、仓储、物流的协作关系。”
以缤果盒子为例,缤果盒子方面表示1个人可管理20个店铺,但这只是理想状态下,即盒子的密度足够密集,1人所管理的20家盒子均在所划分的服务区域范围之内。高密度可以将生产、物流、分拣等综合运营成本降至最低。
无人零售业态最为重要的价值不在于“无人”,而在于是否便利。而供应链的设计和管理是决定成本的关键。依靠大数据的采集与智能调度,通过技术对用户发生的购物行为数据进行跟踪记录和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提高选品准确率和效率,提高后端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