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锐鸢无人机部队变身 台湾海上战术侦搜大队成军
据台湾《联合报》9月8日报道,台陆军战术侦搜大队所属鋭鸢无人机9月1日移编海军,海军正式将之改编成“海上战术侦搜大队”,日前于屏东空军基地举行编成典礼。
“海上战术侦搜大队”在台海军副司令陈子鳯宣达编成命令及颁授军旗与单位印信后,正式加入海军战斗序列。
海军舰队指挥部表示,成立“海上战术侦搜大队”,可强化联合监侦作业机制及不对称作战战力,提升联合作战效益,争取预警与反应时间。
陆军是在2010年以“锐鸢项目”为名,编列预算近35亿5804万余元,采购8套原名为“中翔二型”的锐鸢无人机系统,并在陆军特战指挥部下成立侦搜大队,于北、中、南、东共部署32架锐鸢无人机。人机一同移编海军,大队部置于屏东空军基地内,预判未来与基地内新建的神鸥基地共同运作。
陆军战术侦搜大队所属鋭鸢无人机9月1日移编海军,海军正式将之改编成“海上战术侦搜大队”,日前于屏东空军基地举行编成典礼。
据了解,“锐鸢”无人机系台“中山科学院”自行研制,曾被称为台军进入“资讯时代”的先锋,从2013年开始装备,共装备32架,已因事故损失4架。因为价格不菲,使用不便,事故频发,这种无人机受到了台湾陆、海军一致嫌弃。台湾海军退役将军李皓对媒体表示,该机虽然号称航程高达600公里,但实际遥控距离不能超过30海里(55.6公里),且无抗干扰能力,在战时,这种装备毫无作用,他形容“锐鸢”无人机为“聋子的耳朵”。
报道称,台湾锐鸢无人机(2013年服役,研制阶段被称为“中翔二号”)原本装备台军陆军战术侦察大队。台军称,该机平时在本岛除花莲、台东地区外,因为台湾空域狭窄,飞行训练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准备将其交给海军,“充分发挥其超长作战半径600公里”。
“锐鸢”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