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昨天在北京「開獎」,中國科學家施一公、潘建偉及許晨陽分獲「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3個獎項。
獎金由行業領袖捐贈
創立於2016年的未來科學大獎是民間科學獎項,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旨在獎勵在大中華區取得杰出成果的科學家。據悉,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由15位優秀華裔科學家組成,單項獎金高達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獎金來自於行業領袖定向捐贈。
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輪值主席王曉東說,3月以來三大獎項共收到800餘份提名推薦,評審委員會經過「馬拉松式評審」,最終選出本屆獲獎者。
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是因「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體這一關鍵復合物的結構,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層面機理的重大貢獻」;中國科學與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是因「在量子光學技術方面的創造性貢獻,使基於量子密鑰分發的安全通信成為現實可能」;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教授許晨陽是因「在雙有理代數幾何學上作出的極其深刻的貢獻」。
施一公形容得獎為「天上掉了這麼大的餡餅」,他特別談到擁有一個既努力又聰明還勤於創新的團隊。潘建偉表示,這個獎項是對中國所有從事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科技工作者的肯定,「激勵着我們繼續沿着這個方向去做事」。許晨陽透露,有意拿出部分獎金,激勵更多年輕科學工作者攀登事業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