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736

【广东篇】經濟社會发展成就斐然

2017-09-30
来源:廣東統計

   党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发展步入新常態,面對复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務,廣東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緊緊圍繞中央“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发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定力實施創新驅動发展戰略,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實現了經濟平穩較好发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確保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協調推進,為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党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經濟社會建設成就

  (一)經濟增長保持中高速,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近年來,支撐廣東經濟高速增長的要素條件與市場環境发生明顯改變,潛在生產率趨于下行,與此同時,國際金融危機的後續影響有增無減,經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面對困難和挑戰,省委、省政府把握經濟发展規律,積極作為,精准发力,向改革要動力,向結構調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潛力,通過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粵東西北振興发展、創新驅動发展、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发展、工業轉型升級三年攻堅等系列政策措施,確保了經濟持續健康发展,保持了廣東經濟发展的中長期優勢。

  經濟保持中高速。2013年—2016年,廣東GDP年均增速7.9%(以2012年為基期,下同),比全國同期高0.7個百分點,遠高于同期世界約2.5%左右的年均增速。2016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增速比全國高0.8個百分點,經濟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2017年上半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8%,增幅高于全國0.9個百分點,經濟发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增強。

  經濟總量穩步盤升,穩居全國第一。党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經濟總量穩步攀升,2013年突破6萬億元大關;2015年突破7萬億元大關,達到7.28萬億元;2016年接近8萬億,達到7.95億元,佔全國的10.3%,自1989年以來連續28年穩居全國各省市第一。如果把廣東當作一個獨立的經濟體,在世界排位約居第16位。今年上半年,廣東經濟總量已達4.20萬億元,佔上年全年的52.8%。廣東經濟對全國經濟增長发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党的十八大以來對全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0%。

  隨著經濟的持續較快发展,廣東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穩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來,廣東人均GDP從2012年的5.42萬元增加到2016年的7.28萬元,年均增長7%。2014年達到63469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為10332美元,突破1萬美元大關,2016年廣東人均GDP達到72787元人民币,是全國的1.3倍。按照世界銀行制定的國家與地區收入水平劃分標准,廣東已達到中等偏上、接近高收入國家或地區水平。

  物價控制在合理區間。党的十八大以來,廣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基本穩定,漲幅均在3%以內,2017年1月份以來更是維持在1.5%左右。相對穩定的物價,有利于經濟社會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百姓生活質量。

  (二)經濟发展邁向中高端,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党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党中央、國務院一系列會議精神,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发展戰略,振興實體經濟,積極培育經濟发展新動力,在保持經濟持續平穩較快发展的同時,實現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和產業的轉型升級,經濟发展的後勁和內生動力明顯增強。廣東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向服務化和高端化方向邁進,服務業加快发展、工業產業內部升級加快。

  三大產業形成“三二一”結構,服務業佔比超過工業。党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經濟发展水平的提高,對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的需求不斷擴大,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6成,並成為廣東經濟第一大產業。2013年,廣東第三產業現價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上升到48.8%,超過第二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提早兩年實現“十二五”的規劃目標。2015年,第三產業比重繼續提升到50.6%,第三產業比重首次超過50%,“三二一”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016年廣東第三產業增速高于第二產業近3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為4.6∶42.8∶52.6,與2015年相比,第三產業佔比提高2.0個百分點,“三二一”发展格局更巩固。2017年上半年,三次產業結構為3.6:43.3:53.1,第三產業比重繼續同比提升1.0個百分點。

  工業轉型升級向高端化演進。党的十八大以來,廣東大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发展,電子、裝備制造、石化等產業布局更趨成熟和合理,技術層次進一步提升,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保持高于整體工業的增速,发揮主導作用。廣東先進制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從2012年的48.1%提高到2016年49.3%,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從2012年的24.1%提高到2016年的27.6%。2017年上半年,先進制造業(新口徑,增長10.6%)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4.2%)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52.7%和27.8%,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1.5個和0.6個百分點,佔比進一步提升。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支持企業自主創新,提升技術與品牌,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打造細分領域冠軍,制造業加速從規模導向走向品質導向。全省六成的產值、超八成的研发投入和新興產業发展較快,近四年來工業技改投資超過1萬億元,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到23.24萬元/人年。珠三角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起到龍頭带動作用,2016年珠三角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達到54.9%和32.5%,同比提升1.0個和0.7個百分點;珠江西岸“六市一區”先進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3%。華為、中興、騰迅、美的、格力、廣汽、比亞迪等一批本土大型骨幹企業茁壯成長,年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超千億企業總數分別達到243家和23家。2017年上半年,珠三角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達56.1%和32.0%;珠江西岸“六市一區”先進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4.2%。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取得階段性成效。去產能任務全面完成。截止2016年底,壓減鋼鐵落後和過剩產能307萬噸,超額完成2016年壓減任務;完成9.66萬噸淘汰落後造紙產能任務,廣東紙漿產量下降11.0%。國有關停類“僵屍企業”實現市場出清2394戶,國有特困企業實現脫困427戶。認真落實國家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商品房庫存水平持續下降,2017年1-8月,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7.6%。降低企業成本促進實體經濟发展,進一步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每年為企業減負131億元;降低工商業用電價格,落實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免費通告政策等措施,共減輕企業負擔94億元。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2017年1-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5.62%,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啟動補短板重大工程,短板領域投資加快,將18項、總投資2.25萬億元的補短板重大工程納入省重點項目調度,對在建線狀工程實行清單化管理,薄弱環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2017年1-8月,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同比增長28.0%,其中城市建設投資增長達28.6%。

  創新驅動漸顯成效,新產業新業態发展迅速。党的十八大以來,廣東全面推進創新发展戰略,將創新驅動作為經濟发展的“第一動力”,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形成,在珠三角基本形成“1+1+7”一體化區域協同創新格局,新舊引擎正在加快轉換。全省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8年穩居全國第二,研究與試驗发展經費支出佔GDP比重從2012年的2.17%提升到2016年的2.56%,珠三角地區達到2.85%;有效发明專利量連續7年、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15年保持全國第一,其中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佔全國比重超過50%。技術自給率、科技進步貢獻率分別提高到71%和57%,基本達到創新型國家或地區水平。2016年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增長12%。技術含量更高,創新更為活躍的新產品產量增長加快,2017年1-8月工業機器人產量繼續快速增長50.3%、集成電路增長25.3%。

  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增強,消費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在擴大內需戰略的带動下,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性作用得到較好发揮。消費結構升級带動居民消費潛力有序釋放,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党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的消費率佔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50%以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基本保持在50%左右;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現價年均增長11.3%,比GDP增速高出3.4個百分點。2016年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739億元,增長10.2%;消費率達到51.5%,是2005年以來最高水平,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6%。有效投資不斷擴大,党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的投資率佔GDP的比重保持在40%以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47.7%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5.0%,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萬億元,達到33008.86億元。2017年1-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4%,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8%,為2016年以來最快增速。廣東在全國對外開放格局地位進一步增強。2016年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6.3萬億元,總量連續31年位居全國貨物進出口總量首位,佔全國貿易總額比重(25.9%)比2012年提升0.46個百分點,佔全球貨物貿易(3.8%)比重比2012年提高0.6個百分點。貿易結構发生根本性改變,2016年廣東一般貿易佔全省貿易總額的43.4%,首次超過加工貿易(38.8%)。服務貿易佔對外貿易比重從2012年的6.8%大幅提高到2016年的13.4%。

  民營經濟保持領先发展,有力支撐全省經濟增長。內資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保持較快发展,成為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的重要拉動力。2016年,廣東民營經濟增加值突破4萬億元,達到42689.14億元;党的十八大以來,廣東民營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長8.4%,比GDP快0.5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增加值佔全省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51.3%提升到2016年的53.7%,對工業、投資、進出口增長的貢獻率均超過80%。

  (三)发展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可持續发展能力增強。党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積極推動經濟发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致力于推動經濟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发展,實現經濟運行質量效益穩步提高,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廣大群眾,人民群眾獲得感增強。

  党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經濟質量與效益綜合指數提高10.1個百分點,年均提高2.53個百分點,明顯高于2000年以來的年均1.93的提速。地方財政實力明顯增強,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四年突破4個千億大關,年均增速13.6%;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萬億元,達10390.35億元,同比增長10.3%,總量連續26年居全國第一位,來源于廣東的財政總收入達22830.37億元。隨著財政實力增強,財政對經濟社會发展的支持不斷加大。2016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446.09億元,比2012年增長82%,年均增長16.2%。2017年1-8月,全省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620.77億元,同比增長10.8%,連續27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482.41億元,同比增長27.1%,增幅同比提高17.6個百分點。

  企業利潤和居民收入持續增長。企業效益不斷提高,党的十八大以來,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17年1-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4.8%,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人民群眾分享更多的改革“紅利”,居民收入持續提升。全省城鄉居民人均分配收入分別由2012年的26981元、9999元增至2016年的37684元、14512元,年均增長8.7%和9.7%。2016年廣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達30296元,同比名義增長8.7%。2017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24元,同比增長8.9%,扣除物價因素增長7.4%,增幅同比加快1.2個百分點。

  綠色发展穩步推進。2016年全省單位GDP能耗、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量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党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6.41%,用年均3.5%的能耗增長,支撐年均7.9%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一直保持在全國第二低位。2016年,全省單位GDP能耗下降3.6%。廣東能耗水平在全國各省市中居于優中之前列。2017年上半年,全省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91%。

  (四)統籌推進區域城鄉发展,发展協調性顯著增強。党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針對區域发展不平衡這個制約廣東經濟社會发展最大的“瓶頸”,統籌實施珠三角優化发展和粵東西北振興发展戰略,有序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推動形成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兩大板塊協調发展的經濟新格局,區域发展差異系數由2012年的0.660調整為2016年的0.653。隨著珠三角发展規劃綱要深入實施,2013—2016年,珠三角地區GDP年均增長8.5%,2016年達67841.85億元,人均GDP達到11.43萬元,根據世界銀行評價標准,2016年已經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粵東西北地區緊緊扭住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園區提質增效、中心城區擴容提質“三大抓手”和全面對口帮扶,持續推動粵東西北進入科學发展軌道,目前粵東西北內聯外通條件不斷改善,交通建設突飛猛進,實現“縣縣通高速”,珠三角和粵東西北產業共建成為发展趨勢。

  二、党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經濟社會建設的經驗啟示

  党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經濟社會发展能夠取得上述這些成就,歸根到底是始終堅持党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思想武裝和理論指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堅強保障;廣東的发展既是“四個自信”的堅定踐行,也是“四個自信”的最好例證。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在党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廣東以“殺出一條血路”的決心氣魄和“摸著石頭過河”的勇于探索實踐,用足用活中央給予的特殊政策、靈活措施,使經濟社會发展发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相對落後的邊陲省份躍升為全國第一大經濟省份。目前,廣東的經濟總量約佔全國的1/9,來源于廣東的財政總收入約佔1/8,外貿進出口約佔1/4,累計吸收外資約佔1/4,對全國的經濟總量和經濟結構发揮了“雙支撐”作用。

  從党的十八大以來,國際金融危機過後世界經濟尚處于修复、調整的時期,各國經濟增速普遍放緩,全球貿易增長勢頭隨著減弱,同時國內結構調整的任務較重,產能過剩問題較突出。中央對廣東的发展高度重視,寄予厚望。廣東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提出的“三個定位,兩個率先”作為廣東各項工作的總目標,作為新形勢下堅持“四個自信”、推動經濟社會发展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武裝頭腦,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著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加大基礎性關鍵性改革力度,積極參與“一带一路”戰略、深化粵港澳合作,進一步創新和拓展发展新空間;堅持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新常態,緊緊抓住发展這個第一要務,以提高发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在穩增長調結構、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戰、推動創新驅動发展、實施粵東西振興发展戰略、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謀劃部署和推動落實一系列戰略舉措,努力實現經濟发展的“雙中高”。在2015年圓滿實現“十二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2016年實現“十三五”經濟社會发展良好開局。2017年,在新的起點上,在習近平同志對廣東“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走前列”重要批示带領下,再創新局。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