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4號最初是作為嫦娥3號的備份星,在進行了相應的改造升級,被賦予新任務。
【香港商報网訊】在昨天舉行的第7屆「航天技術創新國際會議」上,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嫦娥4號月球探測器將於明年發射,除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造訪月球背面外,還將進行低頻射電天文觀測,地月L2點對地月中繼通信等一系列實驗。
將開展最前沿低頻射電觀測
據了解,嫦娥4號著陸器和巡視器將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就位和巡視探測,若順利將有望實現三大壯舉。包括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造訪月球背面,首次實現人類航天器在地月L2點對地月中繼通信以及為科學工作者提供月球背面空間科學研究平台,獲得一批重大的原創性科學研究成果。
據嫦娥1號總設計師葉培建介紹,「月球背面和正面軟著陸在『落』月的本質上沒有區別,嫦娥4號任務最大的難點在於人類在地球上無法與月球背面直接通信。如果不解決通信問題,就不知道嫦娥4號有沒有落到月球背面、落得好不好,是否正常開展月面工作。」
實際上,嫦娥4號最初是作為嫦娥3號的備份星,在嫦娥3號順利發射後,嫦娥4號進行了相應的改造升級,並被賦予新任務。有關專家指,嫦娥4號任務的實施有助於中國在月球探測領域,實現由追隨到引領的跨越;造訪月球背面,將給科學研究帶來新機遇,而利用月球背面遮罩地球無線電干擾的獨特條件,嫦娥4號將開展太空科學領域最前沿的低頻射電天文觀測,填補國際空白。
此外,利用月球背面保存的最古老月殼岩石的獨特條件,開展地質特徵調查,有望在國際上首次建立集地形地貌、淺層結構、物質成分於一體的綜合地質剖面和演化模型,獲得對月球早期演化歷史的新認知。而嫦娥5號項目也正在推進,計劃將帶回月球的樣本。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嫦娥4號的「乘客」之一,由重慶大學牽頭設計的科普載荷「月面微型生態圈」將首次被送入月球表面。「科普荷載『月面微型生態圈』將被送到38萬公里外的月球進行實驗,其獲得的數據將為人類進入地外星球生存保障奠定基礎。」重慶大學副校長劉漢龍說。
據劉漢龍介紹,「月面微型生態圈」裏面將放置馬鈴薯種子和擬南芥種子、蠶繭、土壤、水源、空氣、照相機等多種物品,它將在登陸月球的100天時間裏,將實現自身的微型生態循環。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謝更新表示,「這是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表面進行微型生態圈實驗。我們的目標是在月球開出第一朵花。」
正論證無人月球科研站
在當天的會議上,相關負責人還透露,目前中國正在開展月球科研站的論證,設想建立能源長期供給、自主運行、無人值守的月面基礎設施,開展以機器人為主的科學研究和技術試驗。此外,嫦娥5號項目也正在推進,計劃將帶回月球的樣本。
链接
「吉林一號」傳回首圖
21日在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吉林一號」視頻04、05、06星,在距離發射成功9個小時後便下傳了首幅影像。該公司公布的首條視頻影像拍攝於某城市的一段S型公路。50萬米高空拍攝的畫面顯示,這條公路相當繁忙,汽車行駛速度很快,但卻清晰可見。兩旁建築密集,小汽車在城市綠植中時隱時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