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業強(左二)與數名代表晤陳茂波提新財案建議。記者馮俊文攝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戴合聲報道:政府正就明年2月公布的2018/19財政預算案展開諮詢,鄉議局數名代表昨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會面提出意見,包括要求盡快就新界非原居民制訂收地補償和安置政策,并預留撥款,用於多個大型發展計劃的收地補償等。鄉議局主席劉業強會后指,沒有談及具體建議撥款額及收地補償計算方式。
劉業強認為陳茂波曾任發展局局長,了解鄉議局提出的問題,亦有正面回應。他說,增加土地紓緩樓價高企,鄉議局認為是不二的法門。而新的土地供應絕大部分是來自新界,因此覺得政府需要預留足夠資源,專門用作妥善解決在新界徵地所遇到的矛盾和挑戰,確保各項發展措施在新發展區中能順利進展,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與元朗南等的新發展區。
對非原居民亦先安置后清拆
劉續稱,部分新界非原居民因發展要搬離家園,由於這些居民本在新界居住,政府亦應該先安置、后清拆。至於被問到陳茂波有否在會面中承諾預留撥款,劉業強則指所有事須經過立法會,雖然立法會的撥款進度有改善,但他形容很多工程項目仍然「塞車」,盼各位議員配合。他另提到,關注政府以10億元設立的鄉郊保育辦公室將如何讓更多鄉村受惠,強調鄉議局會全力協助政府推行政策。
預留徵地賠償省向立會申撥
鄉議局的建議書提到,在庫房水浸的情况下,特區政府必須將扶貧及改善民生列為政府惠民的首要目標。其中預留專項撥款,用以完善對新發展區受影響居民的賠償制度,建議中提到若有預留專用款項,作為既定收地補償方案的支出,既可免除發展局日后需就每個發展項目的收地補償金,逐一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同時若包含非原居民補償安置,可化解新界原居民和非原居民之間的矛盾,亦避免每個土地發展項目引發一次又一次的對立和爭拗。
建議書中又提倡政府成立自然保育土地發展基金,從賣地收入中抽取固定百分比的金額,作為基金主要收入來源,資助長遠自然保育方案,及為偏遠鄉村興建道路及基礎設施。有關概念源自2006年新界鄉議局聯同11個民間環保團體發表的聯合聲明,倡議特區政府成立自然保育基基金。
加大教育安老醫療等承擔
建議書最后提到,香港內部仍然存在深層次矛盾及貧富懸殊問題,期望特區政府從善如流,將龐大的財政盈餘用得其所,在教育、安老、醫療及福利幾個範疇作出更大的承擔,達致「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