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叩响——首届深圳城市国际影像展”即将开幕

2017-12-28
来源:香港商报网

展品:王凡-流水线上的打工妹 深圳 2002-2006 .jpg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王晓蕾报道:12月30日,由孙粹、王东、梁田、游江联合策展的“叩响——首届深圳城市国际影像展”将在越众历史影像馆开幕。策展人孙粹表示,展览透过城市宏观及微观的影像、城市地理空间的变化及人文景观的变迁等,侧重运用影像文献梳理的方式,叩响城市化进程的大门,进而反思人们生活在其中的城市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阶层固化等问题。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2018年5月31日。

  深圳由一个小县城蜕变为一个国际化的现代都市,在全球城市化的进程中,这既是一个奇迹也是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在这个过程中,深圳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影像,它们记录了一个城市的变迁与发展,也集中反映了城市化的奇迹及其问题。深圳的发展有着其独特性及不可复制性,亦可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样本。基于此,越众历史影像馆开启深圳本土第一个有关城市主题的国际影像展,以深圳为基点、发射源,结合全球其他城市化典型案例,通过影像的方式、艺术的表达及文献的梳理等,呈现全球城市化发展的方方面面。

  本次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影像文献的梳理,以22个大事件作为线索,通过5张地图、162张摄影作品、418分钟深圳拓荒者的口述史及纪录片共同书写一部19世纪至今的深圳发展变迁史。其中,“城市变迁记:地图见证一座城的变迁”以清嘉庆年间的新安县境图、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宝安县地图、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2004年以及2015年的深圳市地图呈现自清嘉庆以来的地域变化和人口迁移情况;“一河之隔,两地之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和“深圳速度和深圳质量”呈现的是摄影师郑中健、何煌友、刘廷芳、杨洪祥拍摄的上世纪50-90年代的深圳城市影像以及20余位深圳拓荒者的口述史、纪录片,以回顾1978年前深港两地交流之际、改革开放及城市化转变进程中的深圳。

  第二部分展出的是摄影师张新民、王凡、秦军校、杨俊坡、李政德拍摄的深圳当代城市变迁的影像。这五位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摄影师从相对私人化的视角着手,关注于各自选择的主题拍摄长达十年以上,且都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点集中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为观者呈现出一部活生生的当代城市影像文献史。张新民凭借敏锐的媒体触觉,以《包围城市》系列作品呈现90年代来深圳打拼的“打工者”的真实生存状态;王凡则一直关注着“流水线上的打工妹”这一特殊的群体以及“城中村”这一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同样坚持拍摄“城中村”题材至今的秦军校试图让观者看到“深圳的另一面”;杨俊坡的《擦肩而过》系列着重于记录每日与其“擦肩而过”的人的状态;而李政德的《新国人》系列选择的是国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新面孔。

  第三部分将通过当代艺术的影像装置及多媒体等方式呈现其他国际城市化案例,于2018年3月在艺象满京华美术馆展出。策展团队希望通过深圳和其他城市的城市化案例对比,给观者直观地提供一个思考城市化问题的经纬度,同时更加殷切希冀人们反思及更新自我生存的状态。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