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斯坦堡,游客可欣赏到鄂图曼及拜占庭式两种不同建筑风格。
法國將軍拿破崙曾說過:「如果世界是一個國家,她的首都一定會是伊斯坦堡(Istanbul)。」伊斯坦堡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世界唯一橫跨歐亞大陸板塊的城市。由於擁有豐富及悠久歷史文化背景,讓她成為土耳其經濟、文化中心,也是第一大城市。筆者這次帶大家游歷著名的藍色清真寺及少女塔,欣賞這兩大地標的迷人景色,并到必逛的大巴扎和埃及市集,體驗當地文化。文:藍嵐相片提供:Andy Lee
藍色清真寺(Blue Mosque)
蓝色清真寺是一座拥有六座宣礼塔的清真寺。
如果沒有去過藍色清真寺,就等同沒有到過伊斯坦堡。藍色清真寺其實是一個通稱,源於其內部牆壁全飾以藍、白兩色的伊茲尼克磁磚,其真實名稱為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Sultan Ahmet Camii)。
清真寺建於1609年,於1616年竣工。由鄂圖曼帝國第14代蘇丹艾哈邁德一世指定的建築師穆罕默德阿加(Metmet Aga)設計,并參照鄰近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拜占庭特色,再融入傳統伊斯蘭建築中。不過,一般清真寺只有四座宣禮塔(清真寺建築的裝飾藝術及標誌之一,當時宣禮塔的高度及數量是皇室權力的象徵),但藍色清真寺卻有六座,據傳是當時的哈邁德一世說要以「黃金」打造,但建築師卻誤聽為發音相似的「6」字,所以建了六座宣禮塔。惟與當時於麥加的清真寺總部的宣禮塔數字一樣,哈邁德一世即被批評過於傲慢,最后他只好出資為麥加清真寺再建第七座宣禮塔以平息事件。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因圆顶为蓝、白色为主,所以别名叫蓝色清真寺。
至於清真寺內部的牆及穹頂共用了21043塊伊茲尼克磁磚,晶瑩剔透并刻畫上不同顏色的鬱金香花,細膩精緻,當陽光照射入寺內,藍色的牆身會折射出斑斕的柔光,莊嚴優美。然而參觀清真寺必須遵守基本的宗教禮節,包括男、女士均須穿著長褲,且須脫鞋才可內進,女士還要把頭发遮蓋起來,故游客應預先做好準備。
少女塔(Maiden Tower)
少女塔是十二世纪拜占庭重要航运枢纽。
在伊斯坦堡有兩座名塔,分別是加拉達塔(Galata Tower)及少女塔。加拉達塔原為用作守衛瞭望之用,現時改為餐廳,游客可於塔內遠眺伊斯坦堡市區景色。
而位於布爾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處的少女塔,筆者對其情有獨鍾,或許是因它的名字由來,承載着一段讓人心痛的故事:傳說當地的國王被預言,剛出世的女兒會在18歲時被蛇咬死,深信不疑的國王便命人建造一座四面環海的小島給公主居住,以防蛇咬,惟到18歲那年,國王為公主帶來水果慶生,卻被混於當中的毒蛇咬死,應驗預言。姑勿論傳說孰真孰假,也無形地為少女塔加添幾分淒美感覺。
大巴扎及埃及市集(Grand Bazaar & Egyptian Bazaar)
游客可在埃及市场购买各式各样的香料、干货。
伊斯坦堡於中古世紀為售賣香料的貿易重鎮,因此游客必逛當地的市場,購買手信并感受其特色文化,最有名氣便是大巴扎與埃及市集。
大巴扎建於1455年,為全世界最大、最古老的室內市集之一,以售賣首飾、陶瓷、香料及布匹為主,每天吸引約25萬至40萬顧客到訪。該市集約有60條巷弄及逾4000多間店舖,游客容易迷路,建議大家看到心頭好便立即下決定。
至於埃及市集建於1660年,是呈「L」字形的室內市集,外觀雖不顯眼,但游客從遠處已可聞到不同香料的味道,故此又名「香料市場」。在那里,大家不難發現有很多乾貨及特色地道手信,如被稱為「藍色魔鬼眼」的避邪物及肚皮舞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