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眾所周知,英國「脫歐」已成無法逆轉的事實。換言之,英國沒有了歐盟這個聯繫之後,將來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單打獨鬥」,如何應對?為了提升國際的競爭力,英國政府提出要加強外語教育,而學普通話成為重點之一。
最近有電視台的新聞節目報道了英國這個政策,當中有一個值得留意的現象,就是該國按外語重要性所排列的次序,榜首是西班牙語,普通話緊隨其後。也許有人以為,普通話都不是排第一,說明英國並非那麼重視。若是這麼理解,那便有點脫離實際。
英國鼓勵學普通話
須知道,英國雖將脫離歐盟組織,但本身仍是歐洲國家,與歐洲各國關係千絲萬縷,而歐洲語系複雜,除了英語,還有法語、德語、西班牙語和葡語等多個不同語系,當中又以西班牙語在國際間繼英語之後較為普及,尤其南美洲多國均是以西班牙語作為官方語言的,而美國說西牙語的族群人數也不少。所以,英國教育部門把西班牙語列為該國第一重要的外語,既有利於與歐洲保持緊密關係,同時又方便與美洲國家做生意,這不難理解。反而,昔日的「日不落國」為什麼會把普通話列為第二重要外語,而不是歐洲的其他語系?從這個角度來思考,便可明白英國對推廣普通話教育其實非常在意。
大家都意識到,世界未來的經濟發展,中國角色必然日益吃重,尤其由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經濟策略,將會逐漸成為國際間經濟合作和貿易往來的主軸。這個大趨勢,英國政府其實一早察覺,否則也不會擺脫美國的干擾而率先主動加入亞投行。正如英國有關官員在接受訪問時所言,面對「脫歐」,英國將來要單獨與世界各國打交道,語言溝通便變得很重要,鼓勵英國的國民(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學習普通話,有助增強國家在國際間的競爭力。從電視畫面可見,那些英國年輕人在學習普通話時非常認真,他們不僅學發音,還學寫中文,一筆一劃地學,毫不馬虎。
事實上,全世界越來越多年輕人主動學講普通話,學寫中文字,學唱中文歌。還記得,鄧小平在推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前訪問美國時,一群美國小朋友以普通話合唱一曲《我愛北京天安門》來歡迎他,令他開心得笑不攏嘴;到近年,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外孫女先後以唱歌、朗讀《三字經》和朗誦中國詩詞的形式,向習近平夫婦「秀」出一口流利普通話,也成為一時佳話。
反普通話別有用心
可是,當普通話在全世界越來越吃香的時候,偏偏香港有十多名浸大學生把普通話列作必修科視為「暴政」,闖入學校的語文中心,強佔八小時,並以粗言穢語來侮辱被他們圍困的教職員,結果引來社會一片罵聲。一是罵這些大學生的辱師行為,大逆不道;二是罵他們「身在福中不知福」,辜負學校的一片苦心;三是罵個別所謂學生領袖,有意把普通話教學問題政治化,別有用心。
相信所有大學生都不會忘記,讀中小學的時候,無論哪間學校,都一定要求每位學生的中、英、數必須及格,才可以升級和畢業,如其中一科不及格,便要補考,補考也不及格,就要留級。這說明學校有學校的規矩,對學生的學業成績有要求,理所當然。
浸會大學十年前把普通話列為必修科,其實很有遠見,因大大拓闊了畢業生的出路。那些「佔領」語文中心的學生說,校方推出的「普通話豁免試」有七成人不及格,故反對把普通話科列為畢業要求,這說法讓人以為那不及格的七成人,很有可能無法畢業,那是混淆視聽。事實上,豁免試只是測試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及格的便證明其普通話水平已達標,不用再修讀;至於不及格的,證明他們需要修讀、學習,就是如此而己,絕非「一試定生死」。況且,該校十年來普通話學科不及格的只有5人,幾率是「萬中無一」,反映這個科目不是用來卡人的。
近日,不少浸大舊生透過不同的途徑紛紛發聲,感謝學校當年教普通話,讓他們踏足社會後,有很多機會學以致用,受用無窮。所以,筆者奉勸一些年輕人:如不改變抗拒普通話的心態,將來吃虧的只會是你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