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博覽館的委員及顧問實地了解翻新工程進度。記者 馮瀚文攝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葉佩瑜報道:由三級歷史建築必列啫士街街市活化成的香港新聞博覽館,翻新工作快將完成,將於今年12月啟用。樓高2層的館內會有大事新聞的紀錄,並有體驗之旅等,讓參觀人士感受成為記者的感覺,加深了解新聞工作。博覽館希望每年可吸引10萬人次入場,其中一半為學生。
展現新聞行業發展歷程
新聞博覽館展覽策劃委員會主席蘇鑰機介紹,該館定位是一個以新聞作主題的展覽與教育中心,希望透過多媒體互動展覽,展示香港開埠以來,報業、電台、電視及新媒體新聞行業的發展歷程,以及新聞對香港社會發展的影響。
保留街市一個雞檔肉檔
蘇鑰機透露,該館分成兩層,第一層以往是賣魚及雞的攤檔,第二層則賣蔬菜、牛肉及豬肉等,為了保留街市的舊有情懷,設計團隊刻意分別於第一層保留一個「雞檔」,並在第二層保留一個肉檔,而設計上則利用了街市原有的柱體,以分隔開展品。第一層會有報紙、電台、電視台及新媒體的新聞演化過程,展示財經、體育、娛樂等不同版面的新聞,以及由1841年起的香港大事年表等,讓參觀人士浸淫於新聞的氣氛內。
第二層有互動新聞展覽
蘇鑰機續指,館的左邊有樓梯連接上第二層,第二層會有互動新聞展覽、10件大事展覽,展示由不同媒體撰寫同一宗新聞的角度與手法的不同,加上紀念品店等。最特別的是,館址曾是美國公理會佈道所,是孫中山於香港留學時受洗的地方,故該館會於相同位置放置有關孫中山的新聞等。
投票選10大香港新聞
新聞博覽館副主席陳淑薇表示,整個計劃最大挑戰是在有限的空間細說新聞界眾多有趣的故事,故該館正舉辦「你最想在新聞博覽館開館時看到哪些新聞大事?」投票活動,早前已邀請歷史與新聞學者選取30宗反映香港政治、經濟、民生與社會發展的新聞,目前希望讓公眾再從中選出10宗,得票最高的10宗新聞會率先於館內展出,候選新聞包括1982年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199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1998年港府動用外匯基金入市及2003年沙士疫情等。
投票分中學組及公開組兩組,公開組本月開始於網上投票:https://goo.gl/YVfRQM,4月20日截止。
免費入場 體驗活動會收費
被問到營運經費等,新聞博覽館行政總監陳小冰表示,翻新費用8530萬元由政府支付,賽馬會則每年最多撥款250萬元予中學生傳媒教育活動,而營運經費要由該館自負盈虧,故雖然入場是免費,但體驗活動則為收費,計劃會有熟悉新聞行業的人介紹行內運作,或讓參觀人士扮演新聞報道員等。該館目標是每年吸引約10萬人次入場,而其中一半是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