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日本央行何時應當撤回金融危機時期啟動的超級寬鬆政策(QQE)?該問題已困擾央行決策者一段時期。但近幾周央行對股市的支持力度減弱,又引發一些投資者對於隱形削減購債的猜測。
日本央行對股市的支持是提振資產價格的廣泛努力之一,一般遵循一個不成文但不難看出的規則:如果股市早市收跌逾0.2%,央行就會買入ETF。但從上月9日黑田東彥開啟央行行長第二任期以來,在東證指數下跌幅度超0.2%的7個交易日中,有4天央行並未出手。
近兩年購債增速已放緩
雖然東證指數的跌幅仍相對較小,且日本央行的舉動也可能只是在3月購買量創紀錄之後的微調,但一些投資者猜測,這有可能就是回撤每年購買6萬億日圓ETF承諾的開始,這可解讀為央行已開始「隱形縮減」購股。日本央行的ETF持倉在截至4月的一年內增加了5.8萬億日圓,略低於目標,但仍落在月度波動範圍之內。
其實,日本央行早有悄然削減購債的先例。央行一直堅稱,致力於每年增持80萬億日圓該國公債,但實際上近兩年來的增速逐漸放緩。上月,央行的公債持倉量較去年同期僅增加48萬億日圓,比官方指引少了四成。
許多市場人士批評,日本央行的刺激政策是不健康的干預,對支撐日本經濟用處不大。一些央行決策者呼籲,有必要考慮未來放緩購債。但黑田一直淡化削減購債傳聞,辯稱這都是央行達成2%通脹目標的積極行動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