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19

高永文身體力行保育禾花雀

2018-08-22
来源:香港商報

  高永文(左)在烈日當空下首嘗插秧,為秋收後來到的禾花雀提供一個理想的棲息地。

  【香港商報網訊】禾花雀在過去10多年的數量急跌九成,去年12月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禾花雀調升至「極度瀕危」級別,長春社及香港觀鳥會將2018年定為「國際禾花雀關注年」,與內地及其他禾花雀遷徙路線的沿途地區合作,呼籲市民保育,不要進食禾花雀。日前,「香港觀鳥會禾花雀保育大使」高永文醫生身體力行在塱原濕地插秧種稻,希望在秋天晚造米期間,遷徙來到塱原的禾花雀有一個食物充裕的棲息地,亦藉此呼籲支持本地農業。

  禾花雀數量急跌九成,已屬「極度瀕危」級別。(香港觀鳥會Allen Chan 2013年攝於塱原)

  保育團體列「極度瀕危」級別

  俗稱「禾花雀」的黃胸鵐,以人類種植的稻及稻田害蟲為主要食物,曾經廣泛遍布亞太產稻區。廣東地區有捕食禾花雀傳統,上世紀五十、六十年代香港大街小巷,也曾盛行出售油炸禾花雀。但由於過度捕獵、產稻區普遍施用農藥及化肥、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及亞太區稻田面積不斷減少等原因,禾花雀數量迅速下降。2013年禾花雀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級別,去年底更調升至「極度瀕危」級別,意味禾花雀野生種群有90%機率於短時間面臨滅絕。

  塱原2稻田不收割供禾花雀覓食

  香港觀鳥會和長春社早於2005年在上水塱原進行濕地管理及各項保育工作,為每年來港過境的極度瀕危禾花雀提供理想的棲息地,塱原濕地自2009年種植水稻後,觀察到的禾花雀數目增多,目測數量由2006年的6隻升至去年的19隻,最高峰更是2014年的68隻。他們的目標是在未來的10年內,增加禾花雀來港棲息的數量及搜集更多牠們遷徙的特性。

  目前塱原保留兩幅約800平方米濕田種植水稻,收成期不會收割,以提供食物給瀕危的禾花雀。未來將繼續在塱原種植生態米,為鳥類進行標誌工作,調查鳥種的遷徙模式及生態習性,取得數據以制訂長遠保育政策。

  高永文向農民了解塱原的農耕生活,體驗到農民經常需要彎腰工作,這促使他思考如何幫助農民保護腰部。

  高永文插秧體驗農民辛苦

  出任香港觀鳥會禾花雀保育大使的高永文醫生日前與義工一同落田插秧,體驗農民種米的工作。高永文說:「希望透過這個很有意義的活動,呼籲市民保育我們的鄉郊。我們趁晚造時插秧,相信到11月秋收時可以吸引更多已屬極度瀕危的禾花雀到香港棲息。」高醫生表示這是他第一次落田插秧,體驗到農民的辛勞並經常彎腰工作,這促使他思考如何幫助香港的農民保護腰部。他更表示希望大家支持香港本地農業和保育鄉郊地方,因為香港的稻米田能夠為秋季過境遷徙的禾花雀提供一個棲息及覓食的地方。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