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國內

2018 “肇慶金秋”簽72項目 投資總額1151.3億元

2018-11-25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余文蓮 通訊員段建新報道: 梁千帆 2018“肇慶金秋”經貿洽談會于11月24、25日在肇慶召開,上千名客商嘉賓在肇慶暢敘友誼、尋覓商機、共謀合作。一大批投資大、質量高的新項目落戶肇慶,投資規模和項目質量均為歷屆之最,共簽約項目有72宗,計划投資總額1151.3億元。

  肇慶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據悉,本屆“肇慶金秋”簽約項目有72宗,計划投資總額1151.3億元,第二產業項目佔總投資額的68.7%,包括了投資102億元的銳豐視聽科技產業園、投資30億元的金田銅業新材料等項目;動工項目有65宗,計划投資總額1100億元,包括總投資390億元的華僑城項目、總投資90億元的新興際華華南“安全谷”、總投資60億元的金環宇智谷項目、總投資30億元的中國電科肇慶產業園等項目,65宗動工項目的首期投資額約320億元;投產項目有56宗,計划投資總額276.3億元,包括投資28億元的大唐熱電聯產、投資10億元的跨境通產業園等項目。本屆“肇慶金秋”所有簽約、動工、投產項目涵蓋先進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新型材料和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等產業,將成為促進肇慶實體經濟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助推器,進一步夯實肇慶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大西南樞紐門戶城市的產業支撐。

  簽訂《雙容雙承諾書》實現項目“直接落地”

  本屆“肇慶金秋”大膽創新,以“實打實”的工作舉措推動項目落地。在11月24日上午舉行的2018“肇慶金秋”產業項目直接落地動工、投產啟動儀式上,肇慶與投資110億元的萬洋眾創城、投資100億元的國信通新能源科技等項目簽訂了《雙容雙承諾書》,並當場發放建設工程開工通知書。“雙容雙承諾”即容缺、容錯和企業向政府承諾、政府向企業承諾,是肇慶最新出台的一項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投資環境的重大創新舉措,通過實行“寬進、嚴管”,促進項目“先建後驗”,實現項目“直接落地”。

  五大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本屆“肇慶金秋”以“創新、合作、共贏”為主題,以第十六屆“肇慶金秋”經貿洽談會為主平台,期間還一並舉行“肇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顧問諮詢會議、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和食品產業集聚基地合作發展圓桌會議、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汽車合作發展圓桌會議、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旅游+大健康”合作發展圓桌會議和粵港澳大灣區“物聯網+智能制造”合作發展圓桌會議五個活動,廣泛匯集智慧,給肇慶發展带來新思路、注入新思維,突出新時代肇慶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產業強市、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思想。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唯一與大西南地區接壤的城市,肇慶是大灣區西進、大西南東靠的關鍵樞紐,位于珠江—西江經濟带、粵桂黔高鐵經濟带、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带“三大經濟带”疊加交匯之地,同時享受珠三角和粵東西北的雙重政策支持。肇慶國土面積佔大灣區總面積近3成,土地開發強度只有6.5%;工業基准地價、工業廠房租金僅為珠三角核心區的2/3甚至1/3。“一條黃金水道,一條快速干線,兩條高鐵、六條軌道交通、七條高速”,形成現代交通網絡,肇慶半小時即達廣州,1小時通達深圳香港;同時坐擁兩大航空港,使肇慶成為“空鐵水公”聯運條件最好城市之一。

  天時地利人和具備,肇慶具備了大發展的條件,成為投資“窪地”。今年1—9月,肇慶共引進合同項目171宗,其中包括艾康尼克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及總部大廈項目、國信通新能源電池及電動交通工具產業基地項目、時代產業南方總部和智能制造創新基地等超10億元的大項目31個。

[責任編輯:蔣琳]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