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越来越浓,朋友们想必也即将踏上归家的路途。
归家的一段路不长不短,却足够让思绪飘得很远。颠簸的火车上、起落的飞机上,我们会想起即将见面的家人,会想起曾经成长的土地,会想起自己在外打拼的经历。
总之,如果你希望屏蔽火车飞机上的熊孩子以及邻座人的尴尬搭讪,独自思考一会儿,那么带一本书上路正好。
本期读一手,为你准备了5本适合路上一读的书。它们有的是小说,有的是传记,有的是充满趣味的艺术史。不管如何,希望你的归家之路能有书陪伴。
这是一部非常温馨的亲情小说,尤其适合在回家前阅读。带着这一本上路,相信你会想要赶快回到家里,给爸爸妈妈一个拥抱。
这本书的作者是弗雷德里克 · 巴克曼,一个非常会写故事的瑞典作家。他的成名源于他把自己和爸爸在宜家吵架的过程写在博客上,狡黠中充满亲情的对话让他瞬间爆红,亲情也常常在他日后的作品中出现。
《长长的回家路》便是基于此主题而作,它讲述了生活在一个再也无法识别和记忆的世界里的恐惧和爱,也讲述了一个男孩和他的祖父、一个父亲和他的儿子之间的和解与告别。
这个故事并不长,叙事时间也是断断续续的、碎片的,读着读着就让人思绪随之漂浮。合上书,这个奇妙又温柔的故事,让你想起那些和家人共度的好时光。
如果你归家的路途并不足以让你读完一部小说,那么可以看看这本《世界诞生于午夜》。这本书由12个怪诞的成人童话构成,讲述十二种孤独的人生。
翻开这本书,12个故事的扉页上有12幅各自不同的小插图,有的是一颗心脏,有的是一艘小船,有的是一只小怪物,它们是这个故事的代表符号,也透露出每个故事的不同气质。
在孤岛上经营棺材旅馆的女孩、购买动物心脏放进爱妻空洞胸腔的男人、在午夜时分改写世界历史的一对夫妇,这些故事有的读起来惊悚疯狂,有的温情惆怅,有的还有些科幻色彩。
有趣的是,一些故事中还引入了我们熟知的童话故事,比如野天鹅、杰克与魔豆等,你将有机会在全新的语境里重新解读它们。
如果你想在路途中拥有一段放飞想象的独处时光,那么这本既奇幻又荒诞的故事集,可以成为你逃离现实的一个树洞。
或许在归家途中,一想到家中老去的父母,你既分外想念他们,又开始烦恼每年因不同观念而产生的争吵,不知两代人究竟如何相处,那么,这本《母女同游美利坚》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这本书是茹志鹃和王安忆的合著之作,她们是当代中国文坛中鲜有的母女作家。书中记录了上世纪80年代,母女二人访美的一段经历。两位作家的笔下不纯是异域风光的描绘,更多是对美国社会各种层面的体察。
在书中,你并不会读到强烈的“母女代沟”,而是通过母女二人的日记,去观看已成名的、阅历更深的茹志鹃与初次探访异域、尚年轻的王安忆,在同样的行程中表现出了何种不同的心境与观念。
比如当她们在美国观看电影《城南旧事》时,茹志鹃淡然地一笔带过,而王安忆则用大篇幅描述了自己观影后的思乡心绪。当你坐在归家列车上,读过这本书,或许可以更加平和地理解父辈与你之间的那些差异观念。
回到成长故乡的路上,或许你会想起童年,想起在家中的小卧室里,那些曾经在夜灯下偷偷看过的童话故事书。而这本《安徒生自传:我的童话人生》,可以让你在靠近童年的路途中,重新认识一次这位童话之父。
安徒生出身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他自幼便热衷于给自己的小木偶做各种戏服,对着一张海报能幻想出一部戏剧。十四岁时他来到哥本哈根,在那里闯出了自己的路。在自传中,他生动地描述了小时候熟悉的丹麦市井生活,以及之后他接触的丹麦贵族圈子和欧洲上流社会。
“童话之父”是如何生活的呢?童话之外的作者幸福吗?在“童话大王”的赞誉下,安徒生的精神世界还有什么梦想?而这部自传,正是解秘安徒生童话的一把金钥匙。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长假期,掏出平时没时间读的艺术画册、艺术史,却发现它们动辄几百上千页,根本无法成为路途中的同行者。而这本如普通短篇小说集薄厚的艺术读本,绝对不会给你的行李增添任何负担,毕竟拿着大部头在路途上,绝不是明智人的选择。
这本书是知名艺术出版社Thames&Hudson全新套系中的一册。本册讲述了50个艺术史上的关键时刻,从细节去找寻那些重要艺术家的个人风格是如何形成的,以及那些振聋发聩的艺术运动是如何开端的。
它把一个又一个具象的时刻,放进历史的长河里观看。“米开朗琪罗首次展出巨型雕像《大卫》”“卡拉瓦乔杀害了一名青年” “高更前往塔希提岛”,当我们置身事件中时,未必能听到它在整个历史中的轰然巨响。
在好读易懂外,这套书也不失专业与新颖。因为的作者是一群身处艺术一线“业内人士”,包括策展人、博物馆管理员、资深艺术记者等等。所以回家路上带着这本书,你可以轻松无压力地收获点儿有趣的艺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