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种食物,人们一直说它们不干净,学生们一直在吃。尽管学生们也在说:“再也不吃了”、“这周只吃一次”等类似的话,但却时常演绎着大型“真香现场”,上午刚说的“不吃”,下午就排着队拿着爱的号码牌。
校门口的小吃摊
这就是校门口的小吃摊,一个集夜市、交友、娱乐等于一身的“味蕾蹦迪现场”。不足三平米的独立小吃摊总是能汇聚一群“嗷嗷待哺”的学生,对学生们来说,那里的食物能在上课时就飞入他们的大脑,并在脑海中排兵布阵,对于今天吃什么、先吃哪个等问题都要进行一番激烈的布局。
小吃摊的魅力
小吃摊的食物是不会说话的,但只要你见过它一眼,以后上课的时候都会感觉有些小可爱在门口唱着《等你下课》。下课铃一响,学生就飞奔到自己的“大宝贝儿”面前,等它们长大,带它们回宿舍。
| 校门口的“神仙小吃”们
高中开始过寄宿生活的时候,校门口小吃摊就开始入侵我的生活了。晚上十点五十下晚自习之后,不在门口吃一份热乎乎的烤冷面,十二点的晚自习都上不舒坦。
校门外的小吃
到了大学,小吃摊变得像美食街一样,大学校园人很多,小吃摊也根据这种需求逐步扩大市场。食物的种类能填补大、中、小需求,也就是说,不论是想去吃顿“正餐”还是想溜个缝,校门口的小吃都能满足学生们的口味。
校门外的小吃
但不论如何变化,总有那么几种小吃稳占“校园霸主”地位,几乎每个校门口都会有。
01烤冷面
烤冷面在北方多见。煎得半熟的冷面沾上满满的鸡蛋,卷着香肠和香菜,成型之后切成一个一个的鸡蛋卷,装入塑料盒子中就是一顿午饭了。
烤冷面
辽宁的烤冷面和华北的烤冷面稍有区别,在辽宁卷成蛋卷型的多,而且配料上有放糖和醋。而华北的烤冷面是在蛋液沾满冷面之后切成小方块,再次浇上番茄汁和洋葱、香肠,在铁板上炒。
烤冷面
不论是卷的还是炒的,能填饱肚子的都是优秀的烤冷面。对烤冷面挑剔的人在下单时,会说简短有力的“黑话”,如“一份烤冷面多糖多醋不放葱”等。不论周围围堵多少学生,卖烤冷面的大爷总是能清楚地记得,谁多放醋,谁不放葱。
02炸串们
炸串将肉类和菜类切成小块串在签子上,放入油锅中炸,吃起来外焦里嫩,还过瘾。大学想长肉全凭炸串撑场面,因为脂肪确实多。
炸串
人们对孜然和辣椒粉有着执着的追求,校门口不大的摊子就能满足人们这种欲望。炸串的摊子通常摆放着串好的鸡排、蘑菇、香肠、豆角、金针菇等,还搭配着大份炸货,比如鸡叉骨、鸡腿肉、薯条、鸡柳等。
炸万物
油锅炸万物。炸串就像西安的肉夹馍一样神奇,在肉夹馍里什么都能夹,在炸串小摊的油锅里什么都能见到,甚至连馍都能炸。
03麻辣烫
麻辣烫不论是在小店还是小摊里卖,都是安慰夜晚灵魂的小吃。尤其是在冬天,热腾腾的汤里泡着喜欢的肉和菜,菜和汤全有了。
麻辣烫
吃麻辣烫之前喝一口热得烫嘴的汤是吃麻辣烫的仪式,晚上在夜空下吃麻辣烫是一天功课之后最安静的时刻,吃完这碗麻辣烫之后晚上回宿舍睡得更香了。
麻辣烫
我喜欢趁热吃麻辣烫,因为热度越强越能感受到麻辣烫对我的真情,我能做的就是连汤带菜干干净净地吃掉。
04油炸臭豆腐
做好的白色或黑色的豆腐扔在油锅里,等到豆腐被炸得胖胖的时候,就是该从油锅里拯救它们的时候。
臭豆腐
捞出来的豆腐浇上臭豆腐酱汁儿是提味儿的重要一步,臭豆腐汁儿靠近豆腐热气的时候,能把这种“臭味”散发得更远,所以臭豆腐摊经常是闻着味就能找到的小吃摊位。
臭豆腐
爱吃油炸臭豆腐的人一旦闻到这种味道就会精神涣散,想马上放下笔,出门买一份刚出锅的臭豆腐,多淋一勺酱汁儿,再放点辣椒面和香菜。
05章鱼小丸子
章鱼小丸子算得上小吃摊里一枚“小清新”了,软绵绵的面糊里藏着章鱼块和虾籽等小可爱。圆圆的丸子表面被烤得脆脆的,也同样不堪一击,因为牙齿稍微一用力,丸子就会屈服于口腔,把白白的热气和劲道的章鱼块露出来。
章鱼小丸子
热乎乎的丸子上经常会撒上木鱼碎和海苔碎等,热气让木鱼碎呼扇呼扇的,像是给小丸子贴上了“小翅膀”,如果不趁热吃完,小丸子会飞走的。
章鱼小丸子
烤章鱼小丸子是个技术活,因为要一直翻面,“溺爱”任何一面都会使小丸子口感降低。大学校门口卖小丸子的师傅通常长得也像小丸子一样,看上去就会做一手优秀的小丸子,而且经常生意兴隆,忙不过来。
06凉皮
我觉得卖凉皮的小摊完全能做到夏天卖凉皮,冬天卖热面,掌握一种手艺,摊子能支四个季度。
凉皮
凉皮是食欲不振时的最佳良品了,因为凉皮没有别的复杂的东西,有油泼辣子、醋和凉皮、面筋,再加上点黄瓜作为解辣的配菜。学校门口的凉皮定是非常紧俏的,因为在学校经常容易上火,不论是课业繁重还是暖气给的太足,都能用一碗凉皮败火。
| 被小吃摊喂毕业的学生们
学校附近的小吃街经常陪伴学生到毕业。它们有江湖上的名称,我母校有个叫“小北门”的地方,那里多得是烤冷面、炸串等小吃摊,一到下课的时候每个摊位都会围着三三两两的学生,人多的时候我们还会在线上预订,做到互联网+打饭。
小吃摊
我喜欢晚上在校门口边吃小吃边遛弯的感觉,因为夜晚和味蕾更能碰撞出难得的回忆。一次去成都理工大学,爱上了那个叫东风渠的地方。
沿着河边的一遛小吃摊人家吊着亮晃晃的灯火,照在让人食欲倍增的小吃上,从踏进小街开始,粥铺、杂粮煎饼、蹄花、牛肉面、烤面筋、冰粉、钵钵鸡、干锅等等一个接一个的出现,让人都不知道先吃哪一个。
在东风渠,我拍到了两只又胖又懒散的大猫,还被主人用绳子拴在了石墩子上面。我对着它们吃了一串入味地道的烤面筋,但它们专注于夜晚的风景,吃完都没拍到它们正脸。
东风渠
成都的大学总是不会让去那里上学的人失望,一个大学附近就能让人吃尽成都的小吃,而且廉价又美好,是不用去星级饭店就能体会到的地道风物。
听朋友介绍,理工大学还有一条后街,后街旁边有个农贸市场,里面有鸡杂面、藕饺、冒菜、卤鸡面等等,一到饭点就看着学生们骑着小车子分散到各个小吃摊,喂饱自己,让胃在下一次课程之前先来一次狂欢。
小吃摊
学校附近的小吃是规规矩矩的食堂之外的美味,不仅能满足年轻人的食欲,还能稳稳地给这些人灌进一把回忆。
上大学的时候,门口有卖梅菜扣肉饼的,五元一张。梅菜扣肉饼的制作过程很需要技术,包着馅料的面坨被擀至成薄厚均匀的面饼,力度大了容易露馅,力度小了饼不够薄、不够大;烤时间长了容易糊,烤时间短了表皮就不酥脆。
小吃摊
以前,卖扣肉饼的大爷和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做饼。大爷从来都不盯着炭炉看饼是否烤好,他心中有个极准时的闹钟,能保证饼的火候刚刚好。
等到恰到好处,用火钳把饼从炭锅锅壁上拿下来,夹着它向空气中挥一挥,避免直接装进袋子里产生水汽。薄薄的一个饼,食量大的要吃两张才过瘾。
小吃摊
我们学校分南北院,大爷一开始在北院卖饼,我和同学崔美丽发现了这种神仙小吃,带着全寝室“入坑”。但有一天我们在北院门口没看见扣肉饼,有一种失去心头好的焦虑。没想到后来在南院门口发现了大爷,于是我们添加了大爷的联系方式,总是在买饼之前,在线上先聊一聊。
后来大爷进行了“市场拓展”,把摊子从学校门口支到了沈阳中街。我经常和爱饼的同伴们组团去买饼吃,大爷也没忘记我们学校的学生,当他说起在我们学校门口卖饼的经历,我们心里仍然暖和和的。
小吃摊
校门口的小吃摊们记录了我们食欲最旺盛的青春。小吃摊附近支着的桌椅板凳提供了人们在一起吃饭聊天的地方,在这里人们一起大笑、喝酒、敞开心扉,丝毫没有包袱,一起谈毕业之后的未来和眼前的烦恼、快乐。
即使是毕业了,和很多人一样,我依然想念着学校门口的美味和那些我吃过的校门口小吃,因为吃着那些小吃,就能想到自己愣头巴脑、一去不复返的校园时光,和一群共同喜怒哀乐过的好朋友们。
哪些食物可以勾起你的味蕾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