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為貿易戰作好最壞打算

2019-02-01
来源:香港商報

 

  資料圖

  學研社成員 吳桐山

  劉鶴副總理已抵達華盛頓,展開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為首的美方代表團就中美貿易糾紛談判。恰恰在這個時候,美國正式起訴中國科技企業華為集團的副董事長孟晚舟,以及華為兩家子公司合共23項罪名。孟晚舟事件由始至終的每一個時間點,都與中美貿易談判的關鍵時點吻合,說這不是政治檢控,恐怕沒人會信。

  中美貿易談判的結果是樂觀還是悲觀,主要取決於美國政府的政治算計,因為中國的態度十分明確:市場開放是本來打算走的路,至於要改變中國的經濟甚至政治制度,放棄中國的長遠利益來迎合美國的價值觀,那純屬癡人說夢。應該說,中國已經為貿易戰作好最壞打算。在雙方博弈中,中國的關鍵是守住底線,但美國則是謀取利益最大化。過去幾個月,美股已出現明顯調整,如果與中國硬碰硬,美國經濟同樣要承受巨大代價,不利特朗普尋求連任。我相信談判不到最後一刻,美國政府都仍然想得到更多的好處而不鬆口,特朗普政府時刻在算計在這場談判中得到的好處以及談判破裂所帶來的代價,將自身利益最大化。

  減少原材料進口

  中國對貿易戰的最壞打算是何打算?一旦美國對所有中國產品徵收25%關稅時,難免打擊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直接減少中國的貿易順差。那麼中國必須做好減少進口的準備,否則外匯快速流失,將直接衝擊貨幣穩定。在中國的進口結構裏面,2017年12.46萬億元的進口入面,排名前列的就是7項原材料,包括原油1.1萬億元人民幣,天然氣、原木、煤等都有1000多億元人民幣,再然後就是農產品。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批示石油企業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確保原油產量穩中有升。這就是中國的其中一項準備:在出口減少的同時,減少原材料進口來平衡國際收支。因為在不斷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的情況下,農產品的進口不可能減少甚或會繼續增加,因此原材料進口是最可能也是最應該被壓縮的部分。

  促進經濟結構轉型

  在減少原材料進口的背後,是中國的經濟結構轉型。為了彌補貿易對經濟貢獻的減少,中國必須增加基建和刺激內需,這也是進入2019年的經濟關鍵詞,汽車、家電的刺激政策已經提上日程。這裏的基建,除了過去理解的修橋築路之外,環保相信將成為基建主力。過往中國經濟發展耗用資源較多,對環境造成較大污染,在擴大國內資源企業自有產量的情況下,再加大環保節能力度,中國的對外資源依存度就可大大降低。如此一來,需要為中美貿易戰作好最壞打算的,恐怕不僅僅是中美雙方,澳洲、加拿大等資源出口大國,受到的傷害同樣巨大。

  當然,中國就貿易戰所作的最壞打算還有其他很多方面,容後再談。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