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高校掀起一股建群互夸的风潮:“夸夸群”顾名思义即千方百计拐着弯来夸你,无论你在群里抱怨吐槽什么,都会受到群友有理有据的表扬,成熟的夸友决不会让你感到尴尬。
无论是一言不发……
还是简单的提问……
甚至是破口大骂……
连商家也发掘到了商机,在淘宝搜索夸夸群,各种超级无敌彩虹屁的销量数数千到数百不等,且都自称不夸到你众星捧月毫无底线决不罢休。
许多人对于夸夸群的出现表示惊喜,认为换个角度看问题豁然开朗,而另一部分人则表示担忧,毕竟问题实际上没得到解决,且一些夸奖过于浮夸,事实上只会起到反作用。其实……
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人人都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由于这种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愿望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因此在人际交往上往往就会出现问题。
比较令人意外的是,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当想得到诸如“太棒了”之类赞誉的时候,往往都会拿某件事作为话题。为了让别人能够认可自己做过的事情或者是自己的立场等,经常会拿某件事作为话题。
比如,丈夫在家里拿公司的事情作为话题,说起部下工作中的不是来,其实潜台词的意思就是在说:“连那样的部下我都能够忍受,是不是很了不起啊?”其实丈夫是想得到妻子的认可。这与部下啊,上司啊,恋人啊什么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例如,丈夫有时会对妻子这么说自己的同事,“那个人一点魄力都没有,干什么事都是得过且过式的,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等。然后,妻子就会说,“那你为什么不对他说你不喜欢这样的做事风格呢”,言下之意就是将谈话的内容转到具体的解决策略上。
但是,丈夫说这个话题想要的可不是什么解决的策略,而是希望听到妻子说“你在公司里也真是挺难做的啊”之类安慰的话。对此,妻子却只是拿“做不好事情的部下的话题”或者“优柔寡断的同事的话题”来展开对话的话,丈夫自然就不会开心了。
也就是说,妻子在听到丈夫的话之后,没有说“每天要承受这么多压力的你实在是太辛苦了”这样的话,而是对丈夫说一些具体的诸如“这样做的话是不是好一点儿”之类的建议,因此,丈夫就会变得不开心了。
丈夫对妻子说什么部下或者同事的事情,可不是为了从妻子那里听到具体的建议什么的。丈夫之所以要拿公司的人来作为话题说事,其实是想从妻子那里听到这样的话——“在这样上下都不行的公司里工作,还真是难为你了,真了不起,要是我的话,早就干不下去了。”
孩子在受伤时会说“疼!疼!疼!”这时候,有的母亲就会给孩子的伤口处抹上红药水,并对孩子说“很快就会好的”。而稍微严厉一点的母亲则会说:“就这么点伤,有那么疼吗?”
其实,孩子这时候并不是在说生理上的“疼”,而是在诉说:“虽然疼,我还能忍受。是不是很了不起啊?”其实孩子是想让母亲认可这么坚强的自己。
一点小伤就大喊大叫的孩子,其目的绝对不是说让妈妈马上为自己治伤。要是领会不到这一点的话,孩子就会愈发地吵闹、撒娇。
有的母亲,在孩子发烧的时候马上就要给孩子吃退烧药。这样做的话,其实不是在尽母亲的职责,尽的其实是医生的职责了。医生的职责与母亲的职责是不同的。母亲的职责就是孩子心灵的守护者。
有一个丈夫,在家里说了几句消极的话。比如:“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公司也由于减员而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说不定我什么时候就累倒了。”听到这话,做妻子的就劝丈夫说“要不,请个假休息一下儿”之类的话来。
但是,丈夫真正想要听的并不是妻子的建议什么的,而是希望从妻子那里听到诸如“在这么艰难的时代里,在裁员的压力下仍然顽强工作的你真是了不起”之类赞赏的话。
人在说一些消极想法的时候,其实是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夸奖。消极思想的源头就在于对爱的缺失感。
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往往表现在对事情的见解上。在一个人有消极情绪的时候,如果对方说的是“请不要将此事放在心上,应该积极地去思考”之类的话,那么这就只会让他更加不开心。
一个人有消极的想法,往往不是无缘无故的。若光是一味地劝解对方“积极点、积极点”,反而会让对方情绪更加低落。当然了,这样说的本意是想鼓励一下有消极情绪的对方,但实际上却使得对方更加没有斗志,更加情绪低落,结果只能使对方变得更加不开心了。
“不幸”是伪装的憎恨
所谓的“不幸”,其本质就是伪装了的憎恨。他们因为固执于自己的不幸,才想着去发泄内心的恨意。苦恼于自身不幸的人,除了变得更加不幸外,根本不知道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发泄自己的憎恨情感。
因此,只要心中对身边的人存有恨意,那么就很难轻易获得幸福,只能通过向别人夸大自己的不幸这种方式来寻找发泄的出口。不幸本身就成了憎恨感的表达方式了。
因此,通过哭诉“我真不幸啊”来治疗因恨意而受伤的心。一直哭诉“我真不幸啊”的人,就会逐渐遗忘生存的根本,只能靠着发泄恨意来维持生存。“我真不幸啊”,还隐含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我真不甘心啊”。
当然了,由于心存恨意而勇于说出“不甘心”的人,就不会患上抑郁症。只要以实际行动对身边的人展开攻击,让恨意发泄掉,那么也就到此为止了。
而那些无法对身边的人说出“我真不甘心啊”或者“我很恨你”的人,只能用“我真不幸啊”这样的话来代替恨意的发泄。
这就是不直接和对方发生冲突的发泄恨意的方法。如孩童般幼稚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对爱的缺失感强烈的人,是无法和对方进行直接冲突的。
对方虽然可恨,但是他们还是会为对方着想,所以无法说出“我很恨你”之类的话来。这时候也就只能说“我真不幸啊”这样的话来。
也有的人会说“我太胖了,真不幸”。其实,说这话的人,既没有解决体重问题的意思,也不是真的就认为肥胖等同于不幸。
但是,有的人却会说出前言不搭后语的安慰话来——“其实你并不胖啊”;更有的人会积极给出建议——“要不,少吃点饭?”
虽然生活环境很不错,但是有人仍然会哀叹“我真不幸啊”,这是因为他心里认定了都是他人不好的缘故。将自己的不幸迁怒于他人,总想让对方为自己做点什么。
易于应对不良情绪的四个特征
哈佛大学医学部的本松编辑的一本名叫《健康》的书中,列举了容易应对压力的人的几个特征。那就是四个C,分别是Control(控制力)、Challenge(挑战力)、Commitment(执行力)和Closeness(亲和力)。
由此看来,有抑郁症倾向的人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是很弱的。抑郁症患者的情感特征之一,也就是对于任何事都感觉到的绝望感,可以说就是因为失去了控制力之后才产生出来的。
也就是说,塞利格曼将Helpless(无奈)定义为失去Control(控制力)的感觉。
如果和某个人一直在一起的话,那么就会感觉到自己是不行的,但是即便是明白了这一点,自己也无法和那个人摆脱关系。那就是失去控制力的感觉。很明显,抑郁症患者身上也缺乏其他的三个特征。
有抑郁症倾向的人,自然不会去挑战遇到的任何困难。因为已经没有那种能力了。感觉到活着累的人,就是想从相关的事情中逃离出去的人:高中时候就考虑怎么样才能不参加学生会的活动;进入了公司之后,就会考虑怎么样才能不接受任务重的工作。
在Closeness(亲和力)方面,也是一样,他们没有关系亲密的人,对他们来说,与人亲近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