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饮酒伤身,酒精摄入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有脱不开的关系。然而嗜酒的人或许会说,道理我懂,戒酒太难啊!
最近,美国斯克里斯普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一种方法,成功逆转酒精依赖性大鼠的嗜酒行为,还能减轻它们戒酒时的生理症状。研究人员找到了脑中一群特定的神经元,它们如同驱动饮酒的“信号开关”。采用光遗传学技术使其暂时性失活,可以控制动物饮酒水平。这项研究发表在最近一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酒之所以难戒,并非简单的意志力问题。酒精成瘾其实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科学家发现,从“小酌”到“大饮”,大脑的神经信号传递过程会出现根本性变化。酒精成瘾使人产生喝酒的强烈欲望,在摄入酒精时失去控制,并且在戒酒期间还会情绪消极,反弹时喝得更凶。
为什么会有强烈的喝酒欲望?如果有一群脑细胞或者特定的神经环路是驱动饮酒的信号发起者,是不是可以以此为靶点来扑灭喝酒的欲望?Olivier George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就在这个方向寻找答案,试图帮助酒精依赖者戒除酒精。
几年前,科学家们终于在杏仁核这个脑区发现了线索。动物和人类中的研究表明,杏仁核中一群神经元与嗜酒有关,酒精摄入和戒酒都会影响到这群细胞的神经传递。
为了更确切鉴定出神经环路中驱动饮酒的“肇事者”,科学家们在实验动物中制造了嗜酒大鼠模型,花几个月的时间让大鼠染上酒瘾。随后,科学家把酒撤掉,让这群嗜酒大鼠们被迫戒酒。它们出现了类似于我们人类戒酒时的戒断症状,身体颤抖,步态也不正常了。当再次有酒时,大鼠们喝得比过去更猛!
此时,科学家观察了大鼠杏仁核神经元群的活动,发现它们异常活跃。而且鉴定出,戒酒后被激活的主要是一类被称为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神经元的细胞。
那么,就是这群神经元发出了“多喝酒”的信号吗?为了确认它们与饮酒欲望的关系,研究人员采用光遗传学技术对活细胞进行调控。通过在大鼠脑中植入光纤,杏仁核CRF神经元可以由光开关控制,在被光照射后会暂时失去活性。
当研究人员打开激光器,使CRF神经元失活,嗜酒大鼠的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只照射了5分钟,它们对酒的强烈欲望消失了,饮酒量恢复到了几个月前的基线水平——按科学家的评估,相当于一个酒鬼恢复到了日常喝一杯啤酒或葡萄酒的量。同时,神经元的失活还让动物减少了那些不适的戒断症状。
这种影响还是可逆的,当激光关掉,恢复神经元的活性,大鼠们又恢复了酒精依赖。也就是说,这群特异性神经元就像一个信号开关,可以操纵大鼠的饮酒欲望。
此外,研究人员还进一步确认了,CRF神经元从杏仁核中间核(CeA)投向另一个叫作终纹床核(BNST)的通路与饮酒驱动信号的发放有特异性的关联。
当然,识别出与控制嗜酒有关的神经开关只是在基础科学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激光戒酒远没有到可以在人类身上使用的阶段。不过,研究者相信,识别这些神经元为开发药物疗法打开了一扇门,甚至有可能打造酒精成瘾的基因疗法。
“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在化合物库中通过高通量筛选找到一种新的或者过去已有的化合物,来选择性地抑制这群CRF神经元,从而把这项研究成果转化到人类应用中去。” George教授补充。
在这项研究中,大鼠们是被科学家“强行灌酒”染上酒瘾再通过关闭神经开关被逆转。在目前阶段,对于还没有神经开关可以控制的我们来说,咱首先就别灌自己酒了,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