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都挺好》大结局了。最后编剧终于还是让激怒中国第一作(zuō)爹苏大强找回了一点点爹性,看着明玉拉着老年痴呆的苏大强边哭边走,我的心都碎了。
然后转脸网友发起了一个「为苏大强流泪大赛」???
这是什么迷惑行为?难道不是应该为苏明玉流泪么?一个老年痴呆就能让激怒中国第一作爹摇身一变感动中国,即使我再喜欢倪大红老师,也不能同意这么没有原则的宽容。
其实苏大强早就病了,在老年痴呆之前很久很久就已经病了。但他得的这个病,不值得同情。
为什么一定要对苏大强这么苛刻?让我先讲另一个故事。
没有人会相信,在 9102 年的朗朗乾坤下,在我们忙碌庸常的生活中,会存在这样绝对邪恶的组织:一个面向权贵阶级的秘密俱乐部,其会员可以随心所欲地猎杀普通人,只为取乐。他们从未体会过良心的不安,也不必为罪行的暴露或法律的制裁而担忧,因为暴力机关服务于他们,法律从来只对他们闭眼。
这个故事来自韩国 OCN 电视台新剧《圈套》
如果你知道世上有这样一类人存在,会不会很自然地觉得他们邪恶至极、不可原谅?
其实,这些变态杀人狂和苏大强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都同时表现出了一种可怕的精神病态——对他人(或其他生命)无法产生情感依附,从不因个人行为产生负罪感。
这种冷血无情的人,精神病学上称其为「反社会人格(sociopathy)」。
美国知名临床精神病学专家,玛莎·斯托特博士(Martha Stout, Ph.D.)曾在自己的著作《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中这样描绘反社会人格:
他们完全感受不到爱,也感受不到对他人产生的其他任何一种正面的情感联系。这种难以想象的情感缺陷让他们的人生退化成一场以控制他人为目标的无休止的游戏。
不管他们做了何等自私、怠惰、有害或缺德的事情,心里都从未有过哪怕一丝羞愧。他们无法用负罪感或羞耻心来抑制自己的任何欲望,而别人也绝不会发现他们是冷血动物。
在其他所有精神疾病的诊疗中,患者都会产生某种程度的痛苦和哀伤,但 反社会人格却是唯独不会导致患者心理不安的一种“疾病”,它不会让患者在主观上感到不适。反社会人格者通常对他们自己和生活状况感到很满意。
再直白点说,客观上这类人确实生病了,但疾病从不折磨、伤害他们自己,无罪感反而令他们在生活中感到舒适自得。
混吃等死的苏大强日常过得非常惬意
杀人狂眼里没有人,只有猎物,所以当他们有猎杀欲望的时候,去随便杀死一个普通人便可以感到满足、愉悦。而面对血肉至亲也能无动于衷的苏大强更胜一筹,他长期使用挑拨离间、装傻卖惨等手段操控子女,以达到个人目的(小到一日三餐大到去美国、买房子),其间无论哪位子女受到何种伤害都不会令他产生一丝父亲该有的怜爱或自责,全程目标明确、冷酷无情。
这里必须要叹服一下倪大红老师的演技,他为苏大强塑造了一种空洞到诡异的眼神。在苏家无数个悲伤、愤怒、焦躁、大乱的瞬间,苏大强什么反应都没有,就只是空洞地望着虚空,望着镜头前的你我。这种眼神初看会有种怒其不争的愤怒,但被他盯久了反而越来越坐立难安:苏大强到底在想什么呢?
这就是最讽刺的地方。尽管我们已经多少察觉到了苏大强的不正常,但有感情的观众不愿意相信苏大强就是个冷血动物,反而会替他想出一堆看似合理的借口,花很大力气试图去理解他。
就像玛莎·斯托特博士说的那样,“反社会人格的概念与灵魂以及善恶的概念非常接近”,而“好人非常不愿相信有些人是邪恶的化身”,他们会主动为那些不可理解的反社会行为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比如:苏大强是因为常年受到妻子精神暴力才会变成这样的。
然而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反社会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由基因决定,最多可能有 50% 的影响来自先天。而后天的抚养方式、文化教育是如何作用于人脑从而使之加速发展成反社会人格的,学界尚未探明。唯一肯定的是,单靠某种后天的影响是不可能把一个正常人变成反社会人格的。
这意味着,起码苏大强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有一部分反社会基因了。
这是个实实在在的设定硬伤。编剧一个用力过猛,把普遍存在于中国社会的原生家庭问题变成了一个反社会人格父亲伤害子女的极端个例,这一点实在可惜了。
但《都挺好》的这点小小的遗憾促成了另一件有意义的事,它让我们有机会去好好认识”反社会人格“这种精神病态。
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数据显示:目前的研究认为,人群中大约有 4% 的人属于反社会人格。也就说,每 25 个人里就有一个冷血无情、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恶魔。这个发生率是精神分裂症的 4 倍,结肠癌的 100 倍。
反社会人格已然跟原生家庭创伤一样,是个可能对他人及社会造成毁灭性打击的大问题。
我们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深远而持久,通常很致命,而且这种现象惊人地普遍。对数百名幸存者的治疗经历让我越来越确信,全社会的当务之急就是公开并且直接地应对反社会人格问题。
在不少触目惊心的社会新闻中都能够找到反社会人格的影子
前面说了对他人(或其他生命)没有情感依附、无罪感是反社会人格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反社会人格还有一个天赋异禀:堪比专业级演员的演技。
拥有反社会人格的人,很早就察觉到了自己无法理解普通人的情感这一事实。因此,为了伪装自己,他们开始学习普通人的情感。这种学习不在于理解,而是精准的模仿。
聪明的反社会人格者通常会变成一个演技派,甚至掌握了专业演员采用的独特表演技法。
自如地表露情感竟成了冷血的反社会人格者的第二天性,他们表面上对另一个人的问题表现出浓烈的兴趣,或是看上去很热情,有一腔爱国之情,会义愤填膺,会因谦虚而脸红,会悲伤地抽泣。只要他们想要,随时都可以滴下鳄鱼的眼泪,这就是反社会人格者的特色标志。
《圈套》台词截图
短暂地回顾一下苏大强的演技生涯,我个人认为,他演技的高亮时刻出现在,明玉被明成打伤住院时,他被明成媳妇逼着去医院求情那段。
进门先来一段苦情戏,欺骗性极高。相信不少观众跟我一样,当时也一瞬以为苏大强是真的心疼明玉了:
倪大红老师这里戏中戏了,再次叹服
结果心疼不过两秒,马上开始大言不惭地撒谎,说自己早就想来了,是他们拦着不让来。在被明玉识破动机后,才终于嘴角讪笑着说出心里话:
气疯了的明玉开始严词谴责苏大强,此时被激怒了的苏大强终于彻底变脸,由讪笑变成嘲笑,对明玉使出了核能打击:
这里要补充一点,反社会人格是无法对他人(包括家人)产生诸如爱、怜悯之类的高级情感,但他们依旧拥有由即刻的生理痛苦和愉悦或短期的挫折和成功所引起的所谓“原始”情感反应,比如:愤怒、焦躁、得意等。
聪明的反社会人格往往能够控制住自己不轻易表露出真实冷血的一面,但显然苏大强不属于聪明的那一类。
其实,近年来由于国外影视剧愈发青睐高智商、有魅力又深入人心的反社会人格角色,使得一些观众开始对这种精神病态产生了浪漫的幻想或误解。
豆瓣 9.0 高分英剧《去他*的世界》,主角是个反社会人格,但观众都爱他。
麦子叔饰演的汉尼拔,英俊、优雅、绅士风度、基情四射,出得厅堂下得厨房,但吃人。
别学这个神探·长脸自来卷·夏洛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这里要辟谣一下:
首先,反社会人格是不可矫正的,你可以控制他/她的行为,使其不作出伤害他人的行为,但你永远也没办法让他/她爱上谁;
其次,不是所有的反社会人格都是暴力型杀人狂(暴力型只占很小一部分),是什么型取决于本人的欲望,有很多不想杀人只想混吃等死的照样隐藏在千家万户中;
再次,反社会人格不等于高智商,他们只是擅长表演和欺骗。
最后,鉴于反社会人格的伪装性极强,已经研究了这一课题 25 年以上的临床精神病学专家玛莎·斯托特博士决定亲授大家一个辨认反社会人格的独门绝招:
最可靠的特征是“装可怜”。
在聆听了 25 年受害者讲述的故事之后,我意识到有一个绝佳的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反社会人格者喜欢装可怜。
好人的同情就像是一纸投降书,它比羡慕和畏惧来得更彻底。 当我们心生怜悯的时候(至少在那一刻),我们是毫无防备的,我们心生同情时情绪上的易感性,也会被那些毫无良知的人拿来利用攻击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同意,赦免一个没有罪恶感的人是不应该的,可当一个人在我们面前扮出一副可怜相的时候,我们往往便会高抬贵手,放他一马。
所以,和明玉一起流泪,但永远不要原谅苏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