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匯聚科學大師 媲美林道大會 香港桂冠論壇誕生

2019-04-23
来源:香港商报

 

  林鄭月娥在林道與同時獲得諾貝爾獎和邵逸夫獎的學者MichaelRosbash 教授( 左二) 、MichaelYoung 教授(前排右一)和RobertLefkowitz教授(左四)見面。網絡圖片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馮仁樂報道:現屆特區政府致力推動本港創科發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於社交網站Facebook宣布,本月將成立香港桂冠論壇委員會,負責籌辦以邵逸夫獎為基礎的桂冠論壇,並決定在2021年11月舉辦首屆論壇。她說,籌備工作開展順利,自己在今年初曾去信所有邵逸夫獎獲得者,向他們介紹香港桂冠論壇並盛邀他們出席,至今超過三分之二人士已表明有興趣,當中包括6位諾貝爾獎得主及2位費爾茲獎得主。為慶祝香港桂冠論壇的誕生,政府將於5月14日在禮賓府舉行啟動禮,屆時數名邵逸夫獎獲得者將會出席。

  結合邵逸夫獎對話優秀科學家

  林鄭月娥憶述,2017年9月26日她首次以行政長官身份出席邵逸夫獎頒獎禮,當時有5名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和數學科學的傑出科學家獲得表彰,他們不僅在學術和科學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其貢獻亦對人類文明和生活產生深遠影響。林鄭當時正為香港發展創新及科技訂定策略,於是她反問自己:「我們如何能把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匯聚一堂,協助培育新一代的年輕科學人才」,這個念頭為設立香港桂冠論壇的工作揭起序幕。

  香港桂冠論壇委員會董事會成員今年二月在禮賓府見面。资料图

  林鄭表示,自2017年7月1日就任以來,一直以發展創新及科技為施政重點,政府以少於兩年的時間在不同範疇上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進展,包括增撥研發資源、發展新基建、建立科技集群等,並已撥款1000億港元推行一系列措施。

  她認為,創新及科技要持續發展,培育人才和促進科普教育是重要的一環,相信要引發年輕一代對科學的熱情,最佳方法就是與最優秀的科學家直接交流和對話。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是舉辦世界級學術交流活動,以聯繫當代和新一代科研領袖的理想地方,故她即時想到把這個目標與邵逸夫獎結合起來。

  吸收林道年度大會籌辦經驗

  要啟動成立香港桂冠論壇工作,就需先了解國際其他類似論壇的籌辦方式。林鄭表示,藉早前認識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主辦者及2018年6月出訪歐洲的機會,她特意到德國林道參加第68屆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期間,與兩名諾貝爾獎得主同台就「科學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中國、美國、歐洲及其他——對創新的引領功能」分享看法,當時青年科學家向得獎人提問及表達觀點時表現出的熱情和興趣,令她相信舉辦一項類似活動,讓傑出科學領袖和青年科學家聚首一堂,將是一件對香港極有意義的事情。

  林鄭在林道期間,亦曾與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基金會主席Jurgen Kluge見面,吸收籌辦林道年度大會的經驗,並與5位同為邵逸夫獎及諾貝爾獎的得主傾談,他們都十分歡迎香港以邵逸夫獎為基礎籌辦桂冠論壇的理念,令她感到欣喜和鼓舞。

  啟動禮下月辦 2021年成事

  林鄭憶述,在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協助下,香港桂冠論壇籌備工作在她發表2018年《施政報告》後隨即展開,不僅得到了李兆基基金提供全數贊助,並在邵逸夫獎基金會和一群理念相同人士支持下,得以迅速推展計劃。2019年4月成立負責統籌的香港桂冠論壇委員會,由理工大學前校長唐偉章擔任主席,成員包括陳偉文(代表邵逸夫獎基金會)、鄭慕智、范徐麗泰、范鴻齡、馮國經、林高演(代表李兆基基金) 、李家誠(代表李兆基基金)、唐家成、徐立之、任志剛及楊綱凱,最後決定於2021年11月舉辦首屆論壇。

  林鄭指出,香港桂冠論壇將是一個鼓勵跨文化交流的國際性平台,因此與其他類似性質的機構建立聯繫,而海德堡桂冠論壇基金會是首個國際夥伴。她提到,自己今年1月與該基金會董事總經理Ruth Wetzlar見面時,對方提議在首屆香港桂冠論壇舉行講座。其後,她親自去信所有邵逸夫獎得獎者,向他們介紹香港桂冠論壇,並邀請他們表達是否有興趣出席首屆論壇,現時已有超過三分之二得獎人表明有興趣出席論壇。為了慶祝香港桂冠論壇的誕生,委員會將於5月14日在禮賓府舉行啟動禮,數名邵逸夫獎得獎人、大學校長、科研機構及主要教育團體代表、行政會議及立法會議員等將會獲邀出席。

  桂冠論壇之德國經驗

  首屆香港桂冠論壇將於2021年11月舉辦,而首個國際夥伴將會是海德堡桂冠論壇基金會。據介紹,海德堡桂冠論壇(Heidelberg Laureate Forum)是每年一度的學術論壇,將數學及電腦科學領域的知名學者與年輕研究人員聚集起來進行交流。該論壇源自擁有近70年歷史的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Lindau Nobel Laureate Meeting)。

  擁有超過100年歷史的諾貝爾獎,設有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及經濟學6個獎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國際孤立,兩名來自德國南部小島「林道」(Lindau)的醫生希望盡力將德國與世界重新連接,而科學是一個中立領域,兩人遂聯同瑞典王室的後人成立了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自1951年起,林道諾貝爾獎每年都會邀請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界的諾貝爾獎得主到林道舉行為期6天的分享大會,讓他們與數百名年輕研究人員直接對話,而經濟學得主則自2004年開始獲得邀請。

  林鄭月娥與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基金會主席Jürgen Kluge教授在林道會面。

  由於諾貝爾獎沒有設立數學獎及電腦科學獎,德國有機構決定為這兩個學科創造類似的分享大會,最終促成了海德堡桂冠論壇的出現。海德堡桂冠論壇基金會由德國克勞斯·奇拉基金會(KTS)資助成立,旨在促進自然科學、數學和電腦科學的發展,其科學合作夥伴是海德堡理論研究所(HITS)和海德堡大學(Heidelberg University)。

  首屆海德堡桂冠論壇在2013年9月底舉行,當年邀請了7位費爾茲獎(Fields Medal)與阿貝爾獎(Abel Prize)得主、27位圖靈獎(ACM A.M. Turing Award)得主,以及逾2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研究人員。據介紹,獲邀參與論壇的學者必須是數學界或電腦科學界頂尖獎項的得獎者,除上述幾個獎項外還包括電腦學會計算大獎(ACM Prize in Computing)、奈望林納獎(Nevanlinna Prize)。主辦單位每年均會與得獎者討論當年論壇的主題,然後開放予年輕的研究者報名參加。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