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香港股市反覆呈現強勢,到5月16日,今年以來恒生指數累計升幅達到2463點或9.52%,在全球股市中表現偏強。香港股市在世界股市中相對比較成熟,多年來也一直表現比較平穩;但是,香港股市在治理機制上仍然在持續努力改進,前日有市場消息稱,港交所正初步向業界諮詢有關「熔斷機制」的意見,主要為避免香港淪為「大鱷提款機」,防患於未然。
港股防患於未然
去年下跌4073.35點或13.61%的香港恒生指數,明顯強於中國內地股市。去年上證綜指全年下跌814個點或24.6%,深證成指累計下跌3801個點或34.4%,位居全球股市跌幅榜第一和第二位。
但是,香港股市治理也不是無懈可擊,1998年和2008年金融風暴中,香港股市就遭受嚴重衝擊。所以,據報道,港交所正在研究熔斷機制,並初步向業界諮詢熔斷機制意見,即在香港出現重大市場危機,恒指下跌至低於某個水平時,是否有需要採用相關機制,暫停市場交易,包括現貨及期貨交易,以免香港市場淪為「大鱷提款機」。
目前幾乎全球所有主要市場均設有不同形式的市場波動調節機制,以控制極端價格波動。而現時亞太區主要市場中,香港及澳洲等均沒有「熔斷機制」,若其他主要市場在極端波動情況下「停市」,香港還繼續「開市」,很可能成為「大鱷攻擊的對象」。所以,在香港股市,借鑒全球經驗,進行熔斷機制的嘗試和探討,就非常必要。
對於相關報道,港交所也作出回應稱,正與業界探討各項完善市場微結構的措施,不過目前都處於非常初步的階段。
在中美貿易戰再次升級的當口,港交所探討熔斷機制,還是引發市場廣泛聯想。儘管港股今年以來表現總體穩健,但是,周邊形勢仍然錯綜複雜。有分析指美國股市今年走勢波詭雲譎,而港股跟隨美股的概率比較高。當然,港交所這次向業界「摸底」並不是預期香港會出現市場危機,最主要是防患於未然,探討香港是否有需要設立有關機制,並不一定會推行。
A股熔斷鎩羽而歸
2016年開年,內地股市曾經進行熔斷機制的嘗試,結果,本來是為了給市場留下冷靜期的工具,反而在內地股市變成引發市場癱瘓的稻草,內地股市連續幾個交易日暴跌,千股跌停,市場恐慌達到頂點,最終逼迫有關方面叫停熔斷機制嘗試。
內地股市進行熔斷機制嘗試鎩羽而歸的教訓是,即使是國際上公認的成熟機制,在引用的時候也要結合自己市場的實際,不能照搬照抄。香港股市要做熔斷機制嘗試,應該以內地股市為前車之鑒。
第一,要明確弄熔斷機制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必要性在哪裏。第二,推出的時機非常重要。內地股市自2015年6月15日開始出現震驚世界的股災,進行熔斷機制嘗試本來是為了讓市場恢復理智;但是,極端的市場情況下,熔斷機制推出反而成了壓垮內地股市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三,推出之前要反覆做好宣傳引導。目前港交所一直與業界緊密溝通,探討各項完善市場微結構的措施,不過這些探討目前都處於非常初步的階段,港交所亦將與業界緊密合作,致力於保障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從港交所回應來看,態度誠懇,不會貿然行事。
相比來講,香港股市國際化程度更高,市場更成熟,容納熔斷機制方面更有優勢。但是,在付諸行動的時候,仍然需要做許多的準備工作,尤其要注意的是,欲速則不達。
王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