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放射治療三病區啓用 提前一年兌現開放800張床位承諾

2019-08-08
来源:香港商报网
2019年8月1日,放射治疗科三病区揭牌仪式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林丽青报道:随着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名院工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12楼放射治疗科第三病于8月1日揭牌,这家由肿瘤防治“国家队”运营的医院实际开放床位达到806张,且使用率超过80%,提前一年完成与深圳市协议开放床位。
 
2018年12月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射治疗科举行盛大“开机仪式”
 
  “除了进一步缓解深圳放疗资源的紧缺,也标志着我们提前一年向深圳交上满意的答卷,更是落实中央关于支持北京、上海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探索实践。”该院院长王绿化说,在赫捷院士率领的肿瘤防治“国家队”的强力推动下,仅用两年多的时间,深圳肿瘤患者“看病难”的民生痛点已得到有效缓解,深圳首家现代化肿瘤专科医院创办取得初步成功。
 
  一年内连开三病区

  132张病床缓解患者“放疗难”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王绿化
 
  张先生是一位29岁的直肠癌患者,手术后需要辅助放化疗,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疗科就诊。医生考虑到张先生年轻且未婚育,不仅拟定了最好的方案,还向他提出精子冻存的建议。张先生说:“我在这里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为患者服务!”
 
  前来复查的赵老先生也分享了他的诊疗经历,他患皮肤蕈样霉菌病已经十几年。今年再次复发后,辗转了多个地区、多家医院,均未被收治。“说是要电子线放疗技术,现在很多医院都不开展了。”赵老先生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肿瘤医院就诊,很快被收治入院,并顺利完成了表皮电子线照射治疗。
 
  作为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王绿化极大提升了深圳在放射治疗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作为学科带头人,他为深圳组建了一支高质量高水平放射治疗团队。从2018年8月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疗科正式开科收治病人,到2019年8月1日,短短一年时间开设3个病区,开放床位达132张。现在两台加速器每天平均治疗病人在80人次以上,已经有650位患者在这里得到放射治疗。
 
  “大约60%-70%以上的肿瘤患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由于放疗资源的极度稀缺,深圳患者不得不奔波广州、北京、上海等地区。而现在,深圳和周边地区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高质量高水平放射治疗。”王绿化说,随着医院一期扩建工程动工,将新增10台直线加速器机房,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深圳市质子肿瘤治疗中心动工在即,不仅“放疗难”将有效缓解,而且深圳未来还将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放疗新高地新中心。
 
  提前一年“交答卷”

  800多张床位使用率超八成
 
  “第三年,按照医院设计规模全面开放门诊各科室,病床全部投入使用。”这是深圳市与肿瘤防治“国家队”共同开办这所医院的协议内容。现在,医院一期800张床位已经全部开放,提前一年完成协议。
 
  据统计,截止2019年8月1日,全院已开放住院病区19个、科室23个,全院总床位数806张,在院患者突破700人,床位使用率超过八成,CD型病例超过九成。
 
  两年办成一所现代化专科医院关键在哪里?
 
  “得益于‘一院两区’的创办战略,人才支撑对深圳医院的创办成功起到关键作用。”王绿化说,一方面北京总院派出一流专家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最有力支撑,目前常驻专家近50人,同时两年来有近百名轮派专家前来深圳服务,涵盖了外科、放射治疗科、内科、麻醉、影像诊断等各领域;另一方面医院自身也迅速完成人才梯队建设,截止7月31日,员工总数达到847人,其中临床医疗人员、科研人员和物理师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超过70%。仅去年一年,医院新增学术委员会任职256人次,其中国家级学术任职超过100人次。
 
  人才队伍的欣欣向荣,带来医院服务能力的节节攀升。2019年上半年,医院门诊达32047人次,开展手术1851台。一批开创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华南地区首例的高难度手术得以开展,为肿瘤病人再次赢得宝贵生命;以MDT为特色的诊疗新模式,让疑难病例不用辗转各科室重复挂号,而能获得更优诊疗方案;从患者医保支付来看,深圳本地医保占52%,其余病人遍及全国各地。
 
  “7月24日,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强调,在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富集地区遴选若干优质医疗机构,通过建设分中心、分支机构,促进医师多点执业等多种方式,在患者流出多、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王绿化说,2017年3月18日,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探路者,在原国家卫计委、广东省和深圳市领导的共同见证下,肿瘤防治“国家队”正式扎根深圳,创办了一所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现代化肿瘤专科医院,用两年多时间就已初具规模,不仅更好满足了深圳及周边地区群众对高水平肿瘤治疗服务的需求,也成为在大健康时代携手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一个生动案例。
 
[责任编辑:李振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