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黃裕勇報道:2019“南國書香節”成為打造粵港澳“人文灣區”的重要舞台,書香節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設置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展,發布“大灣區城市閱讀地圖”,舉辦大灣區閱讀推廣系列活動,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來自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教授鍾曉毅在“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圈建設”專題報告暨主題新書發布會表示,推進大灣區文化交流與合作,需要創新的平台。
本次“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圈建設”專題報告暨主題新書發布會由中山大學出版社主辦,來自中山大學副校長、自貿綜合研究院院長李善民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編寫的《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藍皮書(2018—2019)》等為代表的10本精品力作震撼登場。
中山大學出版社嵇春霞副主編認為,中山大學出版社舉辦這次的活動,就是希望建立良好的文化協同機制,推動粵港澳民心相通,增強粵港澳人民文化的認同感,有助於進一步提高大灣區對全球人才、資本、機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大灣區文化協同發展有良好基礎
如何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圈建設,鍾曉毅認為大灣區擁有相連相通的好的曆史優勢,從曆史的容量、地緣的結合,還有文化語言的相融,這些都是大灣區建設相融相連的有利條件。
如何在大灣區的協同融合發展之中推進文化建設,鍾曉毅認為,大灣區需要創新文化觀念,讓大灣區利好的條件成為發展的一個很好的引擎。此外,要在“一國兩制”條件下推進大灣區的文化建設,還需要創新發展機制,探討如何通過文化的協同合作載體,真正走向一種大的融合,出大作品,發展創新大灣區、推進文化建設。
要推進大灣區文化建設,鍾曉毅對創新的平台建設寄予厚望,她認為,大灣區文化要實現互相交流、互相融合、互相推進,需要這一些聯盟、平台有載體,去推進合作,實現求同存異,推進中西方文化交流。
同根同源是達成大灣區文化共識的紐帶
華為推出了一個新的技術,叫鴻蒙,成了一個網紅的詞,它的英文是Harmony,原意就是和諧。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教授梁鳳蓮用“鴻蒙”來表達對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圈建設的願景,她認為,“從文化地理上來看,我們跟粵港澳、整個大灣區都是血脈同源、文化同根,相互影響、相互借勢也相互作用的,只有和諧、協同、努力,才能和諧發展,才能創造出大灣區新的輝煌”。
在梁鳳蓮看來,文化的同根同源是達成大灣區文化共識的最好紐帶。因為嶺南文化的土壤是根,廣府文化是源泉,是滋養大灣區的一個源泉,文化共識就是大灣區協同發展的魂。
參加報告會的專家一致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自古優勢得天獨厚,應發揮大灣區文化特色,提升大灣區整體文化建設水平,提升大灣區整體文化內涵,塑造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精神,擴大大灣區文化影響力,增強大灣區文化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