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澤恩:收棕地建公屋有利有弊 明日大嶼高瞻遠矚

2019-10-30
来源:香港商報

  謝偉銓(左一)、黃澤恩(左二)及葉文祺(右一)出席民建聯舉行的土地房屋政策圓桌會議。右二為民建聯主持人李克勤。 記者 馮俊文攝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馮煒強報道:民建聯昨日就新公布施政報告中有關土地房屋政策舉行圓桌會議。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主席黃澤恩表示,政府以《收回土地條例》發展約450公頃新界棕地「有利有弊」,好處是發展速度上較新市鎮或新發展區快,但由於棕地規模較細,較難作整體規劃;他又認為,雖然「明日大嶼」計劃未能即時提供土地,但是為將來打算,值得支持。

  棕地發展快卻難整體規劃

  黃澤恩在圓桌會議上指出,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以《收回土地條例》收回3類私人土地,包括約450公頃新界棕地、市區內已劃作高密度房屋發展但未有發展計劃的土地,及3個市區的寮屋區。他指出,徵收這些土地均面對一些問題及阻力,並非想像般輕易。其中棕地發展將以較細規模發展,好處是發展速度上較新市鎮或新發展區快。不過由於規模細,較難作整體規劃,只能建房屋、街市等公共設施,不能建私營商場,配套可能不夠完善,故日後社區可能缺乏足夠的配套,甚至會與未發展的棕地為鄰,居住環境會略差;而以公屋為主的發展,亦會令社區變得單一。

  收私地寮屋區涉賠償安置問題

  他又指,至於收回市區的私人土地則要面對賠償的爭議,因為現有的賠償機制是以農地為依歸,日後換成了住宅地,將需時重新討論一套賠償準則,此舉不但費時,更可能出現訴訟。至於收回市區3個寮屋區所涉的土地僅為七公頃,規模不大,卻可能面對安置壓力及原有和周邊居民的反對。

  黃澤恩又說,過去數十年香港的土地供應主要依賴填海,認為雖然「明日大嶼」計劃未能即時提供土地,但是為將來打算。他又認為屯門西沿海發展值得做,待日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通車後,可以大面積規劃部分住宅及物流用地。

  謝偉銓質疑土策執行乏力

  出席同場會議的立法會議員謝偉銓則以「積極求變革、執行恐乏力」形容施政報告的土地房屋政策。他舉例指出在過渡性房屋方面,增加過渡性房屋是好事,但若依靠社會機構去落實,做法並不合適。至於收回棕地,若非以一個大區作整體規劃,在改劃個別地區時將面對不少的挑戰。

  提多項建議冀優化相關政策

  謝偉銓又提出多項建議冀能優化相關政策,包括考慮以地積轉移的方式善用市區未用盡的地積比;研究利用新界鄉村式發展用地提供過渡性房屋的可行性;在市區重建中研究資助或支援業主自行重建,及在居屋申請方面引入類似公屋的輪候機制等。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認為,政府雖然提出措施期望短期內增加土地供應,但面對的挑戰不少,包括冗長的規劃過程及時間、交通基建不配合限制土地發展潛力,以及棕地發展需處理安置經營者的問題。房屋方面,他強調增加房屋供應重要,但如何善用現有房屋資源同樣重要。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