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抨顧問項目多未能收回成本 生促局5年虧損3300萬元

2019-11-28
来源:香港商報

        审计报告指出,生产力局表现及管理不理想。记者 崔俊良摄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馮仁樂報道:為改善本地工業的生產力、營運效率和競爭力,政府於1967年成立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惟審計署最新一份報告發現,其提供的顧問、研發及培訓服務不達標。報告指出,生產力局在最近5個財政年度完成的4299個顧問項目中,有四分之一未能收回全部成本,總虧損達3300萬元,同期舉行的收費培訓課程實際收入僅達目標的47%至65%。此外,根據指引,生產力局職員必須在啟程公幹前提交申請,但審計署發現有9宗個案是在啟程後才獲批准,另有12宗個案並無申報飛行獎賞。

  生產力局提供的顧問項目,包括向客戶提供專業協助和意見的諮詢項目,以及為客戶開發產品或系統的發展項目,根據守則,項目的費用應按收回全部成本的原則收取。不過,審計署發現在2014/15至2018/19年度期間完成的4299個顧問項目中,有1078個未能收回全部成本,總虧損達3300萬元,但局方沒有證明文件顯示項目收費不遵從收回全部成本原則的理由。生產力局表示,在虧損的顧問項目中,有923個的財政預算是按上述原則編訂,是由於無法預計的技術或執行困難而引起虧損;餘下155個項目則是接受有關項目時已預測會出現虧損,局方接納其中121個項目是因可獲取新技術或進入新行業領域,另34個則是政府資助項目。

  職員流失率平均達19.2%

  生產力局會為公眾開辦公開培訓課程,以及為公司及機構開辦企業培訓課程,惟審計署發現未達標。審計署分析2014/15至2018/19年度的資料後發現,收費培訓課程的實際數目僅達到目標的60%至90%,實際收入只達目標的47%至65%。生產力局上年度舉辦的120個公開課程中,審計署審視了當中30個,發現其中12個的實際收生人數,較預期少15%至92%。

  至於內部管治方面,審計署發現生產力局職員編制與實際人數出現顯著差距,截至2018年6月,職員總數較編制少131人,直至今年同期,差距收窄為123人,當中第四至八級職員(即助理經理、經理、高級經理、部門總經理及副總裁)嚴重短缺,空缺率介乎18.2%至45.2%,但第二及三級職員(即助理技術員、工程主任)則嚴重過剩,分別多出25.9%及17.1%。近5年職員流失率偏高,平均達19.2%。

  公幹申請未批先行

  此外,根據生產力局《標準守則》離港公幹規定,職員必須在啟程前提交公幹申請,並由相關的部門人員批准。不過,審計署發現去年11月至今年3月期間提交的73宗離港公幹申請中,9宗是在啟程後才獲批准,當中有2宗是在啟程後才提交申請。審計署亦發現有12宗個案未有申報飛行獎賞。

  生產力局及創新科技署署長同意審計署的建議。生產力局主席林宣武表示,感謝審計署就管治及運作提出多項具建設性的建議,審計報告臚列的各項建議中,多項經已付諸實行,其餘建議亦已有計劃盡快執行。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