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中國首家民營國家森林公園——東莞觀音山公園建園20周年。20年篳路藍縷,一載載春華秋實,這座曾經的荒山已成為集生態觀光、休閑康養、文化名山于一體的生態旅游區。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入園游客量各突破130萬人次。自建園以來,景區始終秉持“善心、善愿、善行”的發展理念,依據“立足保護、重在自然、貴在和諧、精在特色”的指導思想,持之以恒走生態立園、文化建園的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在逆境中尋找發展契機
建園伊始,東莞觀音山經營一度面臨資金短缺、景區爛尾的窘境。那時候,東莞觀音山剛起步創建之時,也是備受磨難的開始,可以說當時是真真切切地處在逆境之中,發展受到嚴重制約。一是原先建設的亂攤子需要規范整合;二是外部環境還比較局限,與政府部門的溝通需要理順;三是需要巨大的后續建設資金作為支撐;四是需要一批會搞旅游業,懂營銷策劃的社會人才的加入。但在當時,這一切可以利用的優越條件都沒有。盡管當時發展面臨較大壓力,在日常運營方面存在諸多困難,但觀音山人對未來前景仍充滿信心和希望,對旅游發展絲毫不敢懈怠。
觀音山作為東莞知名的綜合型旅游景區,首先舍得大投入,為給游客提供更好的接待環境,觀音山對整體旅游服務設施進行改造升級,升級增設自主售票系統,各崗位人員儀表、儀態、文明服務的加強培訓,應急處理設施的提升等,讓游客入園體驗感提升;引進冰雪主題樂園、全息投影科技館、魔幻夢境網紅藝術館、叢林穿越、雜技表演等游樂項目,讓不同人群感受不同體驗,讓旅游層次和維度更加豐富。
20年來,觀音山持之以恒地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旅游業發展指示精神,激發旅游市場的活力和潛力,為推動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在競爭中加大生態環境保護
說起東莞觀音山,一位當地姓蔡的村民總是情不自禁,他對觀音山20年來的發展變化如數家珍。他說:“我記得20年前,觀音山山腳下的石新村等,還是破爛不堪的,在開發建設觀音山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是黃淦波義無反顧地接手創建觀音山。20年來,觀音山人為了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和森林資源,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現在好了,山青了,水也清了,道路也順暢了,家鄉的生態環境也好了,觀音山也成為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在全國有了名氣,搞活了當地經濟,樟木頭也跟著沾光,我打心眼里高興啊!”
而另一位50多歲姓張的當地村民說的更貼切:“因為我是當地村民,可以自由出入觀音山公園,每天晚上,我就不由自主地走進公園吸吸新鮮空氣,散散步,既鍛煉了身體又打發了時光,我在觀音山公園找到了精神寄托,我要好好感謝這個景區。”
作為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級旅游風景區,東莞觀音山在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廣東省生態保護建設中也是獨樹一幟的。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觀音山最大的優勢和載體,也是當地經濟發展的優勢和載體,生態環境美起來,人民生活好起來,這是觀音山人一直以來的追求。
觀音山在保護生態環境中也有驚人的發現。2014年,景區工作人員便發現了堪稱國寶的桫欏樹,被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景區內現有七種國家瀕危植物,分別是粘木、白桂木、蘇鐵蕨、土蟬霜、金茶花、野茶樹和野生龍巖等,是東莞地區發現國家保護植物較多的景區。
景區負責人表示:“東莞觀音山要始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態建設和森林資源保護上,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精心呵護觀音山的自然財富,努力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青綠,一塊凈土,一筆財富。”
“綠水青山如何轉變為金山銀山?”20年來,東莞觀音山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為綠水青山注入文化元素,讓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交相輝映,深度呈現兩者融合帶來的美學價值和商業價值。同時,隨著景區發展,觀音山還加大了生態區的保護和修復力度,尤其是對名貴樹木的保護,使景區生態環境進一步得到優化。
10年舉辦38場萬人相親會成就姻緣名山
數據顯示,廣東省不僅人口大省,未婚人口比例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廣東大齡青年單身問題嚴重性已不容忽視。辦好相親大會,服務單身男女,為單身青年牽線搭橋,成就美好姻緣,經過10年的沉淀,東莞觀音山至今已成功舉辦38屆相親會及粵港澳萬人相親會,參與人群涵蓋的城市包括東莞、深圳、惠州、廣州、香港、澳門等地,累計吸引了10萬多單身男女前來尋覓愛情,有12000多人現場牽手成功,追訪了解有6600多人已邁入婚姻殿堂,是廣大單身男女的姻緣福地,已成為中國目前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最具影響力的相親盛會之一。
同時,央視七頻道《鄉約》欄目十進觀音山取景拍攝聚焦不同人群的相親,營造了濃郁的尋緣相親的氛圍,為都市青年尋找愛侶提供了面對面相親的方式,提升了觀音山的品牌形象,擴大了“姻緣名山”的知名度。
觀音山不僅致力于以愛之名,扶貧獻愛,傳遞溫暖和正能量,提高國民幸福指數;同時更為廣大單身男女搭建了一個環境優美、服務全面、設施健全的良好平臺,為實現社會和諧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