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坚持党建引领,以打造脱贫产业链为抓手,积极推动“黔货出山”“山货进粤”,助力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织金县2019年全面脱贫,被国务院扶贫办列入东西部扶贫协作“携手奔小康”典型示范案例推广。
强化组织建设,打造产业扶贫“项目部”。
成立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先后24次实地走访扶贫项目,16次召开两地联席会议攻坚重点难点。选准配强60名党性强、作风好、懂产业、会帮扶的扶贫干部,并在派驻工作组成立临时党支部,坚持周汇报、月总结、季讲评,严格日常管理,打造坚强地一线战斗堡垒。把扶贫成效与干部绩效考核相结合,定期收集和解决扶贫干部工作、生活和家庭困难,激发干事创业激情。今年以来,工作组先后有2人被评为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9人被毕节市及织金县、黔西县评为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2人经组织提拔或晋升为二级调研员。
发展特色产业实现“黔货出山”。
由派驻工作组临时党支部牵线搭桥,依托当地优势资源,聚合产业和资本,针对性组织产业帮扶项目,实现“黔货出山”。推进“一村一企帮扶结对”“一村一街帮扶结对”,对深度贫困村达成帮扶项目58个,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环境。开展农业招商扶贫,招引广州耀泓生态农业开发公司等4家农业龙头企业,投入项目资金7721.56万元,大面积种植绿色蔬菜、有机南瓜、羊肚菌、蜂蜜等特色农业品,发展高山生态农业。依托当地刺绣蜡染传统工艺,邀请知名设计师加入现代元素,设计成为符合现代审美的时尚产品,发动成立织金妇女手工产业协会,组建“绣娘组”“绣娘合作社”,帮助创办刺绣蜡染企业67家,手工作坊100多家,成规模推动刺绣“非遗”项目产业化。利用高山水源资源,招引“扶贫水”产业项目,投资1亿元建设矿泉水生产基地,销售的每瓶矿泉水提5分钱作为帮扶资金,1分归政府财政、1分归村集体经济、3分归村民,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畅通消费渠道推动“山货进粤”。
派驻工作组临时党支部按照“一建桥头堡、二织联盟大网、三融电商销售”的思路,推动毕节市黔西县、织金县产品打开广东市场,实现“山货进粤”。建成2300贵州农特产品“广州分销中心”,配套1200立方米冷库,为黔货产销企业提供展销、洽谈、信息及冷链物流等综合服务,作为开拓广东、东南亚市场的“桥头堡”。组建“同心黔行”产销联盟,为供需企业搭建直接交流平台,广东30多家超市、餐饮企业、新零售企业、农贸批发市场,毕节市黔西县、织金县100家生产企业、生产合作社成为联盟会员,更大规模更加高效地推动“山货进粤”。创新“线上购买+线下提货”模式,与建设银行合作在广州各网点开设销售点,线下提货点增至250余个。融入电商销售网络,与唯品会合作推广“织金绣娘”品牌,嫁接裂帛、洁丽雅、飞亚达、天王等著名品牌渠道,为“山货进粤”铺设电商大路。
激发贫困群众致富创业“内动力”。
在全区选派89位名师教师、36位优秀医护人员到黔西县、织金县挂职交流,先后与两县401所学校、69家医院签订帮扶协议,实现学校、医院结对帮扶全覆盖,全面提升教育医疗水平。实施电子商务、家政服务、农业技术、绣娘技能、心理咨询等培训项目114班次,共计培训贫困群众7462人次。把技能培训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推荐3735位贫困群众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组织贫困地区劳务输出,举办专场招聘会31场次,引入609人贫困劳动力来粤就业。通过“同心黔行”产销联盟平台,大力扶持本地企业成长,成功培育11家产值超千万的农业骨干企业。积极选树贫困党员创业致富典型,激励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脱贫。(通讯员:花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