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港議員”腦洞真大:抵制內地,從廁紙開始

2019-12-12
來源:觀察者網

   【香港商報網訊】繼“黃色經濟圈”、“黃色教育圈”後,“亂港分子”近日又妄想搞出來“黃色環保經濟圈”。

  該構想由一名“泛暴派”議員提出,他倡議“用越南制造,抵制內地廁紙”,甚至還親自為一家所謂“本地公司”打廣告賣起了廁紙。

  但對于這家開張不足兩月公司制造的廁紙質量,購買者卻不敢恭維。  

 

  譚凱邦和他賣的廁紙,圖自臉書(下同)

  該計划由荃灣區區議員譚凱邦發起。昨天(10日),該議員的臉書賬號“譚凱邦議員網上辦公室”宣布,會舉辦為期一周的團購活動(10日至17日),向街坊出售一種再造廁紙。

  貼文聲稱,“不幸的是市面上八成廁紙是內地品牌”,但自己得悉有一間“本地回收公司”經營“環保廁紙”,故而決定舉辦團購活動。

  除明碼標價外(每10卷30元港币),譚凱邦還貼出了網上購買鏈接,要求購買者到他辦事處交費作實。

  譚凱邦,綠色團體“環保觸覺”的創辦人,早年主打環保、城市規划議題,但他同時因敵視內地人而“臭名昭著”,此次在廁紙議題上大做文章也是故態重演。

  早在2013年,他就將香港社會問題歸因于內地旅客和新移民,以歧視言論博人眼球。2015年當選區議員後,繼續針對內地移民和旅客,提出許多偏激性的“民生議題”,“修例風波”以來更甚。今年7月,何君堯指控譚凱邦煽動暴徒、對其辦事處大肆破壞。  

 

  譚凱邦:買廁紙到我辦公處交費

  這麼一間“本地回收公司”,居然可以讓區議員擔當“售貨員”,到底是什麼來歷?

  通過港媒報道,觀察者網找到這間公司的臉書賬號@milmill.recycle。從臉書信息得知,這家自稱為“香港本地回收公司”在港收集廢紙運往越南,造成廁紙後再轉賣給當地居民。公司于10月底正式啟用。

  據此,港媒猜測,從工廠和產品圖片可知,倉庫擺放着堆如小山般的廁紙,和超市擺賣的不同,這批廁紙外包裝通體白色,未見商標等信息,乍一看似“三無”產品。可能是時間倉促沒來得及印商標,又或者出于環保考慮不印商標。  

 

  堆放在倉庫的廁紙,形似“三無產品”

  譚凱邦自吹自擂,稱此次活動,街坊反應不錯。他還透露,自己也曾試用該些環保廁紙,認為“感覺與普通廁紙無異”。

  真實情況果然如此嗎?

  6日前,該品牌在臉書對產品進行了一次使用感回訪,稱“大家對衛生紙質量有任何意見,不妨提出”。此貼文成為該賬號回復量最多的一條,雖然也僅有兩位數。

  既然他“真心實意地”發問了,買家也就不客氣了,紛紛吐槽廁紙“易爛又粗糙”、“起碼用三層”。  

 

  對于這家10月底成立、至今不過兩個月的公司,還有香港民眾對于品質不放心,在港媒評論區留言,提醒女性朋友謹慎使用。

[責任編輯:蔚然]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