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何加祺報道: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岑浩璋及物理學系講座教授姚望,今年獲頒發「裘槎優秀科研者獎」;化學系助理教授王宇鋒則獲頒發「裘槎前瞻科研大獎」,以表彰他們的科研成果。
生物細胞相容材料潛力大
岑浩璋教授的微流體和軟物質方面的工作獲國際認可,尤其在將全水相體系和液滴微流控相結合方面的開創性貢獻。他亦專注於液滴介面的工程設計,開發新型的生物及細胞相容性材料,極具潛力應用於前沿精準醫學領域,例如開發新型納米標靶藥物、可程式設計的藥物載體等用於人體內,並因應不同人的狀況達至個人化設計。
獲裘槎優秀科研者獎資助,岑教授將組裝彼此相容的微液滴開發一種新型的生物材料,每個微小液滴把不同的活性成分封裝並分隔起來,這些活性成分可以是細胞或生物大分子。他指出,要分離這些微量活性成分要求極高的精確度,在封裝和分隔的技術上必須有質的不同,輸送這些活性成分的工具也需要量身定制並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這項研究跨越了介面科學,生物技術和生物材料等學科領域,故除了生物醫學應用外,還具有很大的基礎科學研究價值。
納米顆粒可用於細胞修復
另外,港大理學院化學系助理教授王宇鋒獲頒「裘槎前瞻科研大獎」。王博士的主要研究領域是膠體自組裝,其目的是將膠體納米顆粒,如食品、油漆、化妝品,甚至電子產品中的必要成分,有效地組合在一起,形成1D到3D的超結構,可應用於光子學、印刷、納米遞送,以及微米機器等新興領域。他指出,這些顆粒大小與人體內的細胞大小相若,未來具備潛力應用於人體醫學用途。他又說,它們猶如微型機械人般,可游走於人體內作藥物傳輸、細胞修復等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