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已構成非法行醫罪

2019-12-31
来源:香港商報網
贺建奎手稿
 
  【香港商報訊】記者王曉蕾報道:12月30日,曾在全球引起軒然大波的“基因編輯嬰兒”案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分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賀建奎一審獲刑三年
 
  法院認為,3名被告人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追名逐利,故意違反國家有關科研和醫療管理規定,逾越科研和醫學倫理道德底線,貿然將基因編輯技術應用于人類輔助生殖醫療,擾亂醫療管理秩序,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非法行醫罪。
 
  根據3名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依法判處被告人賀建奎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百萬元;判處張仁禮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判處覃金洲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
 
  因涉及有關人員個人隱私,法院不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據法院負責人介紹,庭審過程中,公訴機關出示了物證、書證、證人證言、鑒定意見、勘驗筆錄、檢查筆錄、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等證據。3名被告人當庭表示認罪悔罪,辯護律師到庭為3名被告人進行了辯護。
 
  科學倫理不能承受之重
 
  “當真理被過大的野心蒙蔽扭曲,會使其看不見背離自然界物競天擇的危機”。但不同于小說《科學怪人》的是,賀建奎等人的行為并非是為了科學的“瘋狂”。
 
  時間回到2018年11月26日,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身為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的賀建奎所領導的團隊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健康誕生,該團隊使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修改了嬰兒的CCR5基因,稱可先天性免疫艾滋病。
 
  當月28日中午12點50分。賀建奎抵達位于香港大學的李兆基會議中心,參加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在這最后一次的公開露面中,他證實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已于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這是人類社會首次有人用基因編輯技術產生的下一代,一時間,在全球引起軒然大波。數百名生物學家公開譴責賀建奎的行為,他們認為,在現階段對生殖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完全違背了科學研究的倫理準則,可能給人類帶來一系列無法預料的后果。
 
  眾所周知,無論從倫理還是法律角度,人類基因編輯技術都是一個禁區,而這對雙胞胎的誕生,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此后,賀建奎及團隊亦被證實是非法進行該實驗,賀建奎與張仁禮、覃金洲共謀,偽造倫理審查材料,以冒名頂替、隱瞞真相的方式,由不知情的醫生將基因編輯過的胚胎通過輔助生殖技術移植入人體內,致使2人懷孕,先后生下3名基因編輯嬰兒。
 
  專家稱之“蓄意的謊言”
 
  《環球科學》2018十大科學新聞,賀建奎事件排名第二,僅次于霍金逝世;《時代》2019百大影響力人物業界,賀建奎入選先鋒類別,該雜志稱,“這是歷史上科學工具最令人震驚的誤用之一”。
 
  今年12月3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發布了賀建奎投給國際頂尖期刊《Nature》和《JAMA》的未經出版的部分論文手稿,披露了部分研究細節。
 
  該份手稿標題為“Birth of Twins After Genome Editing for HIV Resistance”(《基因編輯HIV抗性雙胞胎》),在摘要部分,稱研究小組成功復制了一種名為CCR5的基因突變,天生攜帶這種變異基因的少數人群對艾滋病病毒(HIV)具有免疫能力。手稿還提出,雙胞胎的基因編輯實現了醫學上的突破,可“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據悉,MIT與4位專家(法律學者、試管嬰兒醫生、胚胎學家和基因編輯專家)共享了這份手稿,專家們對這一手稿發表了負面反饋:這一實驗的研究人員在尚未完全清楚基因編輯可能造成的影響之前,就已經開始進行胚胎編輯;賀建奎和他的研究團隊提出的關鍵聲明,并沒有得到數據支持;這項實驗帶來的所謂“醫學上的獲益”是可疑的。專家稱,這種行為無疑是“蓄意的謊言”。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經過:
 
  2018年11月26日,賀建奎及團隊發布關于基因編輯嬰兒的消息。
 
  2018年11月28日,賀建奎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公開露面。
 
  2019年1月21日,初步查明該事件系賀建奎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蓄意逃避監管,私自組織有關人員,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
 
  2019年1月21日,南方科技大學發表公告,解除了與賀建奎的勞動關系,終止其在校內一切教學科研活動。
 
  2019年8月22日,中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第三次審議,其中新增規定明確,在開展醫學研究或者提供醫療衛生服務過程中,違反醫學倫理規范應負法律責任。
 
  2019年11月29日,中國科技部要求暫停賀建奎的科研活動。
 
  2019年12月3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賀建奎未經出版的部分論文手稿,披露部分研究細節。
 
  2019年12月30日,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