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委書記林應武
【香港商報訊】記者黃裕勇報道:江門的蔬菜產量占了珠三角的五分之一、肉類產量占了四分之一、糧食產量占了三分之一。在今天舉行的廣東省人大會議江門代表團媒體開放日,江門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表示,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江門將憑借良好的基礎和優勢,打造高水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農業合作發展平臺;以“固根、筑魂、圓夢”為主線打造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平臺;推進營商環境綜合改革,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江门市长刘毅
大灣區高質量農業合作發展平臺
據悉,近幾年,江門舉全市之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僅去年市縣兩級落實財政資金17.3億元支持鄉村振興,各市(區)落實安排10%以上用地指標用于鄉村振興,江門市鄉村振興工作考核獲粵西片區第1名,取得了豐碩成果。
由此,江門新增了一批“三農”方面的“國字號”品牌,包括:建成了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并正在全域創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去年新會陳皮產業園成為第二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恩平市沙湖鎮、臺山市五豐村成為國家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示范鎮村;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新增了臺山蠔和恩平瀨粉,數量增至10個、排全省第1。
劉毅表示,這些都是江門高水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農業合作發展平臺的基礎和優勢。他透露,接下來,在全力融入大灣區建設中,江門將通過大力推進鄉村振興,高水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農業合作發展平臺。
“固根、筑魂、圓夢”造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平臺
江門作為中國第一僑鄉,擁有400多萬五邑籍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分布在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有海內外“兩個江門”的人緣優勢。《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提出支持江門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
面對國家賦予江門的新定位和新使命,如何打好“僑牌”,推動僑資源優勢變成僑動力。劉毅強調,江門將以“固根、筑魂、圓夢”為主線,開展三大工程,打造華僑華人的精神家園、文明互鑒的交流典范、共建共享的文化實驗區、華僑華人青年的創業創新高地。
為此,江門建設“一帶一路”文化支撐區,建設國家級僑鄉文化(江門)生態保護實驗區,打造華僑華人博物館群,構建全球華僑華人名人資源庫,推進“僑文化尋根”工程等;舉辦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文化創意發展大會,成立華僑華人文化智庫,組建僑務工作媒體聯盟;推動“文化+”融合發展,打造有僑鄉特色的文化遺產游徑。
打造全球競爭力營商環境引資千億
粵港澳大灣區提出要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江門市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雙區驅動”機遇,深入推進營商環境綜合改革,主動對接廣深港澳等大灣區中心城市,持續深化機制“軟聯通”,著力破解企業發展和群眾辦事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
劉毅介紹說,江門在“放管服”改革尤其是推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方面成效明顯,獲國務院督查激勵,改革成效也得到了各界的廣泛認可。
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了大批企業落戶江門市。據統計,江門的市場主體總量由2015年25.8萬戶激增至目前52.8萬戶,總量翻了一番。去年是江門市的“招商引資項目落實年”,全市共引進投資超億元項目209個,投資額1298億元,分別增長7.2%和5.7%,近8成的項目已落地、超6成的項目已經動工;各市(區)均引進投資超20億元項目并動工建設。
劉毅特別提到,江門市結合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支持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積極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對接合作。他表示,近兩年,江門市吸引廣州投資的超億元項目28個,總投資額94.4億元;吸引深圳投資的超億元項目45個,總投資額387.9億元,包括今年1月3日,總投資70億元的深圳宏發集團“宏發高新產業城”項目正式簽約落戶我市開平翠山湖科技園,這是開平市目前引進的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