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众迫切想知道新冠病毒的“解药”和疫苗研发进展。昨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药物研发和科研攻关最新进展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目前抗疟药物磷酸氯喹、抗埃博拉病毒药物伦地西韦(即瑞德西韦)、抗流感药物法匹拉韦等一批“老药”先后开展临床试验,并初步显示良好疗效。同时,部分疫苗品种已进入动物试验阶段,中国科研团队研发进度与国际进展基本保持同步。
正加快推进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研发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介绍,1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技攻关组成立,科技部会同国家卫健委等12个部门立即组成工作专班,并成立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组织动员全国优势科技力量开展攻关。
科技攻关的主攻方向有5个,分别为临床救治方案的优化和药物筛选、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疫苗研发、动物模型构建。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在病毒病原和流行病学方面也初步排除新冠肺炎的来源与已知家禽家畜的关系,提出蝙蝠是最有可能携带新冠病毒的源头;在动物模型方面,已经成功构建新冠肺炎感染的小鼠、猴子等动物模型,为开展药物和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提供了基础条件。
在检测诊断方面,在已有7个诊断检测试剂获批上市的基础上,正在加快推进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在药物研发和临床救治方面,有些药品筛选和治疗方案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推进临床试验,部分临床救治建议已经纳入诊疗方案;在疫苗研发方面,并行开展了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疫苗等多条技术路线的研发。
要加强对实验室特别是病毒的管理
吴远彬表示,为高效有序地推进全国应急科技攻关,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科技攻关相关管理的通知》,引导科技人员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挑重担,把论文写在疫情第一线,把研究成果运用到战胜疫情之中。
同时,出台《关于加强新冠病毒高等级病毒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实验室发挥平台作用,服务科技攻关需求,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实验室,特别是对病毒的管理,确保生物安全。
此外,在科技攻关中既强调特事特办,又强调合法合规,加强相关研究的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科研主攻方向,按天推进,加快成果在实战当中应用。”吴远彬说。
焦点1 3种药物初步显示出良好疗效
研发有效的临床救治药物,成为重中之重。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介绍,科研攻关组成立以来,组织科研团队,利用计算机模拟筛选、体外酶活性测试等方法对7万多个药品或化合物进行筛选,遴选出5000个可能有效的候选药物,在普通冠状病毒感染的细胞水平上进行初筛,之后选定了100个左右的药物在体内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实验。
张新民透露,在多轮筛选的基础上,科研攻关组聚焦到少数几个药品,磷酸氯喹、伦地西韦(即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等一批药物先后开展临床试验,目前部分药物已经初步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
其中,磷酸氯喹是上市多年的抗疟药物,体外实验显示对新冠病毒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目前正在北京、广东等十多家医院开展临床研究,累计入组患者超过100例。近期,湖南省也将启动磷酸氯喹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临床结果初步显示,磷酸氯喹对新冠肺炎有一定的诊疗效果。
法匹拉韦是治疗流感的境外上市药物,目前在深圳开展临床试验,入组患者达到70余例(包括对照组),初步显示了较明显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治疗后第3到4天,用药组的病毒核酸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伦地西韦体外实验显示,具有对新冠病毒较好的抑制作用和安全性。该药在美国也实现了对一位患者的成功治疗。目前,武汉十余家医疗机构正进行临床研究,已入组重症患者168例,轻型、普通型患者17例。
重症患者治疗方面,目前部分产品和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包括采集治愈患者恢复期血浆用于重症患者治疗,以及干细胞技术。
焦点2 部分疫苗进入动物试验阶段
众所周知,疫苗是防控传染病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张新民介绍,由于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病原体,疫苗研发难度比较大、周期比较长。为确保尽早研发成功,在科研攻关应急项目中并行安排了多条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等并行推进,保障成功率。
他表示,当前部分疫苗品种已经进入动物试验阶段。从目前来看,我们国家各研究团队的研发进度与国际进展基本保持同步。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严景华所在的团队正在进行重组蛋白疫苗研发。据她介绍,重组蛋白疫苗是把一个病原体最有效的抗原成分基因拿出来,进行体外重组,表达蛋白,然后制成疫苗。
“我们团队这两年做MERS疫苗研发,在疫苗设计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好的结果。新冠病毒来了以后,我们很快把这个策略和方法用在新冠病毒疫苗的设计。目前我们已经设计完成了这个疫苗,现在已经在动物体内进行测试,看看免疫效果,还要进行安全性评价。”她表示,为争取疫苗早日上市,科研人员把研发周期变成并联的方式,很多试验在同步推进,过去是串联的方式,比如一个试验结束看看结果后再进行第二个试验。
张新民强调,疫苗作为一种应用于健康人的特殊产品,对其安全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疫苗研发必须遵循科学规律以及严格的管理规范,需要给科研人员一定的时间来开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产品。
焦点3 正进一步研究新冠病毒传播路径
病毒溯源对揭示病毒来源及其进化规律,消除疫情源头,防止疫情扩散非常重要。吴远彬介绍,新冠病毒溯源和传播路径研究项目由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开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检测了585份华南海鲜市场及武汉多家生鲜市场环境标本及动物标本,其中33份新冠病毒阳性,其中31份来自经营野生动物的西区,通过这样集中的数据提示此次疫情可能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的团队检测了4800余份近年来收集的猪、禽、犬、猫等动物样品,均为阴性,通过这样的结果可以初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家禽家畜。此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通过对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的比对,也显示出蝙蝠最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
病毒传播路径方面,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主要传播路径是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播。近期,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团队分别从新冠肺炎患者粪便中检测并分离出新冠病毒。吴远彬表示,尽管如此,尚无证据表明可通过粪口途径及气溶胶传播,针对新的传播路径正组织病毒学及流行病学专家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近期,华南农业大学团队研究提出,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之一。吴远彬回应说,正组织有关科研团队对此进行论证,对新冠病毒从穿山甲到人的传播也在进一步加紧相关研究,一旦取得新进展将及时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