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延期一個月,因時而變維護考生權益

2020-04-01
來源:新京報

   確定了今年的高考時間,就給考生和家長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據教育部消息,經党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7月7日,語文9:00至11:30;數學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綜合/理科綜合9:00至11:30;外語15:00至17:00。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研究提出本地區高考時間安排的意見,教育部同意後及時向社會發布。

  雖然部分省份的高三學生已經復學,但北京、上海等省份的開學時間尚未明確。如果高考安排在原定時間,是有一定的安全風險的。而推遲到7月舉行,為疫情防控贏得了一個月的“窗口期”,將減少安全風險,確保考生的安全與生命健康。

  高考延期既是防控疫情的科學決策,也體現了政策人性化的一面,而漸趨人性化是我國過去30多年高考改革的特征之一。

  首先,從歷史來看,高考延期也並非首次。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區學生的高考就延期將近一個月,安排在7月3日、4日、5日考試。

  其次,高考延期一個月,及時回應了考生、家長與社會輿論的關切,也是廣泛征求意見的善策。此前,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這件事情教育部非常重視,正在廣泛地征求相關部門、各個省區市,包括考生代表和考生家長的意見進行,近期教育部將作出決定。”也就是說,將高考推遲一個月舉行,是廣泛征求意見的結果。

  再次,高考延期決策的作出,是綜合了疫情之下不同學生群體不同需求的“最優解”。疫情之下,各地在延期開學後,都進行了“停課不停學”的在線學習,但考慮到地區之間存在的“數字鴻溝”,對于一些貧困地區的學生而言,在線學習是否真能達到和線下面授一樣的教學效果,還是讓人憂慮。很顯然,延期開學時間越長,對農村地區、貧困地區學生的影響就越大。很顯然,高考推遲一個月,也給了一些因為在線學習、延期開學而落下的學生彌補的時間和機會。

  另外,高考還有不同類型考生,如藝考生。為防控疫情,藝考生的校考已經做出調整,有的被取消,或者改為在線視頻測試、高考後的現場測試,這對藝考生備考已經有所影響。延期一個月,對于他們而言,給出了更為充分的准備時間。

  確定了今年的高考時間,無異于給考生和家長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學校和考生要根據這一時間安排,作出積極的調整和規划。這次高考延期是歷史性的,也注定會給考生留下深刻的記憶。

  □熊丙奇(教育學者)

[責任編輯:蔚然]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